<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節能的詩詞(1407首)

    61 《節婦吟》 明·高啟

    城頭黑云如壞屋,車走爭門折千軸。
    姚家新婦亦東逃,舅姑驚惶兒女嗥。
    自知數口難俱免,欲渡前溪舟尚遠。
    囑夫棄妾當奉親,獨赴清流不愛身。
    此日誰能問南史,如婦曾書幾人死?

    62 《張節婦》 明·高啟

    誰言妾有夫,中路棄妾身先殂。
    誰言妾無子,側室生兒與夫似。
    兒讀書,妾辟纑,空房夜夜聞啼烏。
    兒能成名妾不嫁,良人瞑目黃泉下。

    63 《歲暮聞武泰節使將歸金陵》 宋·晁說之

    歲暮江頭鳧雁身,悠悠心事竟誰親。
    久能收拾內朝仆,始作生疏外道人。
    欲問江吳借風色,恐於河伯廢精神。
    王孫旌節歸來好,莫使王孫恨更新。

    64 《天基節口占二首》 宋·劉克莊

    赫風隱隱聽宮縣,曾立紅云一朵邊。
    天語下詢顏不遠,帝歌自作墨猶鮮。
    臺郎誰是玄都舊,輿尉安知絳老年。
    散吏宮花能幾許,諸孫爭怕落人先。

    65 《丙戌天基節自至道宮趨寶福院寒甚》 宋·洪咨夔

    朝謁千秋節,攀援萬歲藤。
    山明松戴雪,澗澀石懷冰。
    清壯髯還戟,酸癯面亦棱。
    暖寒能破戒,珍重虎溪僧。

    66 《圣節日望拜黃牛祠前退讀眾碑感而有作》 宋·洪咨夔

    蜀在八極間,卦位西南坤。
    萬里泝天險,三峽為坤門。
    巨靈擘太華,飛出黃河源。
    余刃落巴山,巉絕雷斧痕。

    67 《次韻子瞻送千乘千能》 宋·蘇轍

    少年食糠核,吐去愿一官。
    躬耕遇斂獲,不知以為歡。
    謂言一飛翔,要勝終屈蟠。
    朝廷未遑入,江海失所安。

    68 《九日鄂渚登高楚觀分得能字》 宋·劉過

    一山如龍來,起伏力不勝。
    老夫跨其脊,半空欲飛騰。
    尚念同游人,一二東南朋。
    稅駕為小留,木末朱欄憑。

    69 《希道使君弭節合沙館奉太夫人游鼓山乃蒙封示》 宋·張元干

    淮海元龍公輩流,何勞老手鎮方州。
    雍容行色自登覽,邂逅故人仍唱酬。
    眼界早驚云子熟,官期能為荔枝留。
    臨分莫話中原事,想見家山只夢游。

    70 《孔節婦》 元·楊維楨

    有美丈夫子,玉質長髯須。
    自言五十五代強有力子之孫儒,其母曰陶大家。
    大家生兒六月余,丈夫子,即稱孤。
    零丁未保麒麟雛,大家一節誓不渝。

    71 《次韻和永叔種菊過節方開》 宋·韓維

    皇天于萬生,難用一理曉。
    芝蘭喜憔悴,蒿艾長美好。
    況茲封培晚,榮茂安得早。
    賴逢賢主人,指飾文字巧。

    72 《馬公節挽辭》 宋·強至

    慘淡南宮鎩羽翰,空歸座席甫能安。
    魂收長夜棺尋閉,淚灑殘春袖未乾。
    老母始甘無祿釜,世人今轉薄儒冠。
    土中猶動難平恨,月照孤魂桂影丹。

    73 《次張節推山字韻詩留其行》 宋·陳造

    粹學堂堂真有本,玄談亹亹盡無間。
    小回馀事入詩律,句法還能逼后山。

    74 《次韻張守涂中逢節二首》 宋·陳造

    涂中歲遒盡,江影暮澄凝。
    柏酒惟宗武,河梁似李陵。
    問津田叟傲,捩柂長年能。
    系纜才沙觜,人家已上燈。

    75 《再次韻答節推司理路監岳》 宋·陳造

    世傳秀句我既不能如唐王維,民依慈母亦復不能如漢杜詩。
    一官強顏竅溫飽。
    粗免庚癸形瘦辭。
    分從村歌趁社鼓,厭見翻云覆手雨。

    76 《再次韻答節推二首》 宋·陳造

    虧成久不撓心旌,老閱人間百事輕。
    卻笑平生甘淡薄,每緣行樂問陰晴。
    羽觴餳粥同春事,臥醉行歌見俗情。
    擊缽更遭強敵困,可能赤手控奔鯨。

    77 《節使少師王公挽詩二首》 宋·李彌遜

    家聲許史舊,弱冠近天墀。
    權出諸公右,官嫌二品卑。
    多知緣好古,得句舊能詩。
    自怪文開后,風流有此兒。

    78 《題能仁竹軒竹皆貓頭也》 宋·胡寅

    負崖臨壑幾千竿,掩映虛堂繞曲欄。
    森矗翠幢參玉槊,氈毸戲青鸞。
    三冬已見龍孫起,六月猶便虎嘯寒。
    置酒會歌貍首節,要令鼠子不相干。

    79 《送致政節推朱子發歸無錫二首》 宋·仲并

    雞棲朱伯厚,來葉尚多賢。
    吏案盡紛若,心田正坦然。
    林泉誰共樂,衣缽子能傳。
    會有蒲輪到,朝煙夕靄邊。

    80 《送袁恭安赴江州節推》 宋·樓鑰

    袁氏四世凡五公,唐朝三相傳家風。
    君家幾代擅儒業,高曾藝苑俱稱雄。
    大父謙尊古君子,諸父名高表吾里。
    一門子弟更競爽,挹取乙科自君始。

    * 關于節能的詩詞 描寫節能的詩詞 帶有節能的詩詞 包含節能的古詩詞(140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