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節旌的詩詞(472首)

    381 《斷腕樓》 元·楊維楨

    老羶裹骨木葉山,飛樓突起穹廬間。
    云是閼支好風節,快斧斫斷紅絲腕。
    紅絲腕,為誰斷?群酋什什壙中滿。
    趙家侍兒言太迫,閼支面赤情頟頟。

    382 《大明鐃歌鼓吹曲十三篇》 元·楊維楨

    於王氣,涂之岡。
    五百祀,皇陵藏。
    火流烏,星流紅,駕生圣人應天祥。
    圣人生,六合一統天下昌。

    383 《小游仙二十首》 元·楊維楨

    元君賜覲素華臺,酒飲龍胎五色醅。
    醉啖蟠桃三百顆,手懷遺核大如杯。
    女郎雙雙白玉床,對博宛在橘中央。
    青城不取態盈襪,閑賭蕭家雙鳳凰。

    384 《感時述事(十首)》 明·劉基

    豢狗不噬御,星馳慕民兵。
    民兵盡烏合,何以壯干城。
    百姓雖云庶,教養素無行。
    譬彼原上草,自死還自生。

    385 《奉和御製迎圣像中路獲金龍送還茅山》 宋·夏竦

    巍巍真像范金成,瑞節棠舟遠導迎。
    精衷勵翼符神貺,藻衛葳蕤率禮經。
    蘭隄曉景漣漪靜,神龍報降祥云映。
    雙上瓊干采質明,旁臨旌栧靈輝盛。

    386 《送蘇臺守受代歸朝》 宋·夏竦

    香案當衙拜鳳書,使君旌節下姑蘇。
    賓朋唱和詩千首,耆幼扶攜酒百壺。
    野樹遮藏過建業,亂山迎送出江都。
    西風不得同歸去,紅藕花邊望舳艫。

    387 《次韻和厚卿答微之》 宋·韓維

    秉節當官號直清,非招不往為虞旌。
    書聞玉座光儒效,任久琳宮長道情。
    老縱筆鋒尤壯健,醉評花艷益精明。
    吾人豈是蓬蒿士,默默拘攣過一生。

    388 《送三哥守蜀》 宋·韓維

    昔我忠憲公,握節臨西州。
    于今三十載,馀愛尚應留。
    旌旗愴獨往,山水記同游。
    一歌緇衣詩,涕下不能收。

    389 《韓魏公生日三首》 宋·強至

    新秋再宿澂涼兆,間氣生才歷世稀。
    綠發文章驚紫殿,青云事業照黃扉。
    力陳社稷安危計,首斡乾坤造化機。
    二相鴻圖三圣倚,兩扶龍德九天飛。

    390 《留守安撫司徒侍中生辰三首》 宋·強至

    凜凜威名遠邇知,去年談笑屈西陲。
    平時旌節臨全魏,計日朝廷起一夔。
    狎賜彩衣今禮數,待還繡袞舊麻詞。
    佇看來歲稱公壽,荀令依前在鳳池。

    391 《行河道中》 宋·強至

    風起秋河吹旆旌,林梢初日露微明。
    壤歌接野知堯力,水害橫堤想禹平。
    無數焚香迎使節,不妨傍轡問農耕。
    江湖未敢生歸興,為戀車茵每侍行。

    392 《呈曾侯》 宋·吳則禮

    滹沱流水抱城斜,旌節重來鬢欲華。
    春雨一溪藏釣艇,秋風十里對荷花。
    銅符舊總山西將,鐵騎還吹塞北笳。
    魚蟹初肥稻粱熟,他時歸向楚人夸。

    393 《故觀文建安劉公挽詩四首》 宋·張栻

    曾是南荊地,他年竹馬迎。
    旌旗嚴騎士,弧矢盛民兵。
    細考規摹舊,還各節制明。
    思公如峴首,同我淚縱橫。

    394 《故太子詹事王公挽詩二首》 宋·張栻

    大節元無玷,中心本不欺。
    排奸力扛鼎,憂國鬢成絲。
    方喜三旌召,俄興一鑒悲。
    西風吹淚眼,夫豈哭吾私。

    395 《次韻袁憲閱兵許浦》 宋·陳造

    皇澤泉及瀕,戎索均帝闕。
    邊屯笳簫地,彎弓睨胡月。
    萬旅皆金繒,不待持閥閱。
    于時江流澌,極目云閣雪。

    396 《和洪司令九日觀閱》 宋·吳泳

    獵獵西風九月寒,元戎緩帶撫齋壇。
    士腰弓箭翻云去,人擁旌旄夾道看。
    振旅陣酣金柝靜,從軍詩落玉蜍乾。
    南山不謂無嘉節,深惜賢玩燕安。

    397 《奉陪內翰二丈醴泉避暑》 宋·陳師道

    疾雷倒海不成雨,黑云銜日蠶不吐。
    深院回廊晝日長,青簾朱幕風鈴語。
    神仙中人龍作馬,翠旌絳節從天下。
    竹冠芒屨紫綺裘,曳杖林間觀物化。

    398 《題郭功甫詩卷》 宋·李廌

    山人跨魚天上來,識者珍重愚者猜。
    或呼文舉異童子,林宗獨謂王佐材。
    蚩蚩眾目如瞽蒙,白馬羽雪皆皚皚。
    古有仁賢不愚者,舉足疐路心徘徊。

    399 《上姑丈閭丘通牧少卿》 宋·李廌

    天下一大器,安危系平傾。
    哲王慎民監,措術如和羹。
    辛甘或偏長,非可制割烹。
    五味既可口,君子嘗曰平。

    400 《程高承議赴夔路轉運判官求詩》 宋·李廌

    圣主躬仁政,群方布詔條。
    洪恩溫海嶠,嘉頌滿芻蕘。
    聚斂除奸吏,依違屏具僚。
    鈞衡無碩鼠,城社絕余妖。

    * 關于節旌的詩詞 描寫節旌的詩詞 帶有節旌的詩詞 包含節旌的古詩詞(47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