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色端的詩詞(911首)

    61 《投贈錢侍郎端禮三篇》 宋·李呂

    人間富貴豈須論,三百年來積慶門。
    名紀太常高大父,氣鐘仁祖外曾孫。
    心存忠孝源流遠,義薄云天色笑溫。
    屈指前時功德輩,悠悠誰似典型存。

    62 《端午觀競渡曲江》 宋·朱翌

    楝花角黍五色縷,一吊湘累作端午。
    越人哀君楫迎汝,呼聲動地汗流雨。
    魚暇走避無處所,小試勒兵吾有取。
    樓船將軍下潢浦,佽飛射士彍弩。

    63 《端午內中帖子詞·太上皇后閣》 宋·王珪

    池邊草色迎人綠,庭下榴花照地紅。
    曉獻瑤觴千萬壽,鳴梢聲入寶慈宮。

    64 《皇后閣端午帖子》 宋·夏竦

    迎祥競獻雙條達,續壽初纏五色絲。
    共仰齋莊隆內訓,永觀蕃衍藏仙枝。

    65 《郡王閣端午帖子》 宋·夏竦

    五色彩絲頒禁殿,千齡嘉慶集藩房。
    玉堂弦誦依真館,日日靈心降美祥。

    66 《元日訪丁端叔安撫二首》 宋·陳造

    節中應接可辭煩,客子回車重慨然。
    比我過秦應一笑,想君出峽富千篇。
    前知此別非久別,定復新年勝故年。
    紅藥紫薇方次第,莫占風色問春田。

    67 《謝寇十一惠端硯》 宋·陳師道

    百工營材先利器,市道居貨如作贅。
    書生活計亦酸寒,斷塼半瓦寧求備。
    端溪四山下龍淵,郁積中州清淑氣。
    金聲玉骨石為容,河江屈流云作使。

    68 《十二月二日臘祭前一日致齋惠照清叟察言觀色》 宋·鄭剛中

    峨冠執法公家整,端冕臨祠我亦嚴。
    深米爐香通問訊,小寒清坐隔疏簾。

    69 《端午帖子九首》 宋·曹勛

    辟兵龍印篆神經,系臂香縈繡色輕。
    自有微涼生玉宇,池光靜照午陰清。

    70 《端午帖子九首》 宋·曹勛

    曲檻榴花絳色鮮,博山一縷水沉煙。
    奉華窗戶清無暑,羽羽香傳遠岸蓮。

    71 《耿曼老自去秋起歸興以被旨捄荒方有行色來告》 宋·吳芾

    去秋已作送君詩,豈意淹留復許時。
    端為九重憂歲歉,故令六轡緩歸期。
    萬人全活俱安業,二麥收成足療饑。
    此事一歸君妙畫,陰功當自有天知。

    72 《謝潘端叔惠紅梅》 宋·樓鑰

    花品無庸定等差,國香國色屬吾家。
    海棠正自慙粗俗,莫問漫山桃李花。

    73 《謝潘端叔惠紅梅》 宋·樓鑰

    縞裙練帨玉為肌,誰點微頳向北枝。
    若使羅虬見顏色,定須將此比紅兒。

    74 《端明殿學士汪公挽詞》 宋·樓鑰

    道學不盡詩,功名只緒余。
    立朝惟正色,薦士有遺書。
    百贖嗟無及,九京誰與居。
    莫酬推轂意,衰涕濕巾裾。

    75 《端明殿學士王公挽詞》 宋·樓鑰

    短檠鐵研用功深,萬卷蟠胸不輟吟。
    故國遁身來濟岱。
    壯年發藻向儒林。
    愛民利物平生事,憂國忘家一片心。
    史館頃年陪潤色,挽公無路涕盈襟。

    76 《又次丁端叔韻》 宋·樓鑰

    好風涼月湛中秋,自笑何為作遠游。
    不有諸君故人戀,未應連日賈胡留。
    三千銀界俱呈色,十二珠簾總上鉤。
    飲罷客歸清不寐,誰知心折大刀頭。

    77 《三月初一日晴色甚快人意晚宿撮石嶺陳氏書院》 宋·虞儔

    昨晚雨不止,今朝天假晴。
    路乾里堠縮,人健板輿輕。
    父老驚相顧,親朋漸出迎。
    端知華表鶴,珍重故鄉情。

    78 《安福界上遠山之巔樵者頗眾而山色如墨蓋燒余》 宋·趙蕃

    日上野燒沒,云端樵路分。
    猿猱同矯矯,斤斧競紛紛。
    有婦能供餉,攜籃更采芹。
    田桑雖未動,爾事亦云勤。

    79 《端午日宮宴二首》 宋·蘇泂

    仙裝宮樣一群群,花外花間藹若云。
    羞澀葵榴無舉止,盡傾顏色向南薰。

    80 《端午日宮宴二首》 宋·蘇泂

    香萱夾和宜男草,高下山梔安石榴。
    一樣薰風分五色,蜀葵林畔按涼州。

    * 關于色端的詩詞 描寫色端的詩詞 帶有色端的詩詞 包含色端的古詩詞(91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