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良風的詩詞(2599首)

    261 《感遇詩三十八首》 唐·陳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陽始代升。
    圓光正東滿,陰魄已朝凝。
    太極生天地,三元更廢興。
    至精諒斯在,三五誰能征。

    262 《雜詩四首》 唐·張說

    抱薰心常焦,舉旆心常搖。
    天長地自久,歡樂能幾朝。
    君看西陵樹,歌舞為誰嬌。
    山閑苦積雨,木落悲時遽。

    263 《奉和圣制暇日與兄弟同游興慶宮作應制》 唐·張說

    漢武橫汾日,周王宴鎬年。
    何如造區夏,復此睦親賢。
    巢鳳新成閣,飛龍舊躍泉。
    棣華歌尚在,桐葉戲仍傳。

    送別寫景惜別

    264 《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 唐·韋嗣立

    亭伯負高名,羽儀稱上京。
    魏珠能燭乘,秦璧許連城。
    六月飛將遠,三冬學已精。
    洛陽推賈誼,江夏貴黃瓊。

    感恩

    265 《和戶部岑尚書參跡樞揆》 唐·沈佺期

    大君制六合,良佐參萬機。
    大業永開泰,臣道日光輝。
    鹽梅和鼎食,家聲眾所歸。
    漢章題楚劍,鄭武襲緇衣。

    266 《陪張燕公行郡竹籬》 唐·趙冬曦

    良臣乃國寶,麾守去承明。
    外戶人無閉,浮江獸已行。
    隨來晉盜逸,民化蜀風清。
    郛郭從彝典,州閭荷德聲。
    小人投天涯,流落巴丘城。
    所賴中和作,優游鑿與耕。

    267 《和燕公別灉湖》 唐·趙冬曦

    南湖美泉石,君子玩幽奇。
    灣澳陪臨泛,巖峿共踐窺。
    秋風赪桂竦,春景綠楊垂。
    郢路委分竹,湘濱擁去麾。
    枉帆懷勝賞,留景惜差池。
    水木且不棄,情由良可知。

    268 《奉答燕公》 唐·王琚

    郡遠途且艱,宜悲良自得。
    胡為心獨爾,惠好在南國。
    亦既清顏披,冏然良愿克。
    與君蘭時會,群物如藻飾。

    269 《臨高臺》 唐·王易從

    漢主事祁連,良人在高闕。
    空臺寂已暮,愁坐變容發。
    泛艷春幌風,裴回秋戶月。
    可憐軍書斷,空使流芳歇。

    270 《稍秋曉坐閣,遇舟東下揚州,即事寄上族父江陽令》 唐·盧僎

    虎嘯山城晚,猿鳴江樹秋。
    紅林架落照,青峽送歸流。
    歸流赴淮海,征帆下揚州。
    族父江陽令,盛業繼前修。

    271 《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唐·徐堅

    至德撫遐荒,神兵赴朔方。
    帝思元帥重,爰擇股肱良。
    累相承安世,深籌協子房。
    寄崇專斧鉞,禮備設壇場。

    272 《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催字)》 唐·李暠

    偃武堯風接,崇文漢道恢。
    集賢更內殿,清選自中臺。
    佐命留侯業,詞華博物才。
    天廚千品降,御酒百壺催。
    鹓鷺方成列,神仙喜暫陪。
    復欣同拜首,叨此頌良哉。

    273 《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唐·蘇晉

    方漢比周年,興王合在宣。
    亟聞降虜拜,復睹出師篇。
    祈父萬邦式,英猷三略傳。
    算車申夏政,茇舍啟戎田。

    274 《奉和御制春臺望》 唐·賀知章

    青陽布王道,玄覽陶真性。
    欣若天下春,高逾域中圣。
    神皋類觀賞,帝里如懸鏡。
    繚繞八川浮,岧峣雙闕映。

    275 《晚夏馬嵬卿叔池亭即事寄京都一二知己》 唐·王灣

    忝職畿甸淹,濫陪時俊后。
    才輕策疲劣,勢薄常驅走。
    牽役勞風塵,秉心在巖藪。
    宗賢開別業,形勝代希偶。

    276 《贈祖三詠(濟州官舍作)》 唐·王維

    蕭蛸掛虛牖,蟋蟀鳴前除。
    歲晏涼風至,君子復何如。
    高館闃無人,離居不可道。
    閑門寂已閉,落日照秋草。

    277 《晦日游大理韋卿城南別業四聲依次用各六韻》 唐·王維

    與世澹無事,自然江海人。
    側聞塵外游,解驂fL朱輪。
    平野照暄景,上天垂春云。
    張組竟北阜,泛舟過東鄰。

    278 《夷門歌》 唐·王維

    七雄雄雌猶未分,攻城殺將何紛紛。
    秦兵益圍邯鄲急,魏王不救平原君。
    公子為嬴停駟馬,執轡愈恭意愈下。
    亥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門抱關者。
    非但慷慨獻良謀,意氣兼將身命酬。
    向風刎頸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敘事豪放抒情

    279 《哭祖六自虛(時年十八)》 唐·王維

    否極嘗聞泰,嗟君獨不然。
    憫兇才稚齒,羸疾主中年。
    馀力文章秀,生知禮樂全。
    翰留天帳覽,詞入帝宮傳。

    280 《送從弟游江淮兼謁鄱陽劉太守》 唐·李頎

    都門柳色朝朝新,念爾今為江上人。
    穆陵關帶清風遠,彭蠡湖連芳草春。
    泊舟借問西林寺,曉聽猿聲在山翠,

    * 關于良風的詩詞 描寫良風的詩詞 帶有良風的詩詞 包含良風的古詩詞(259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