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良弓的詩詞(145首)

    81 《永遇樂(余方痛海上元夕之習,鄧中甫適和易安詞至,遂以其事吊之·)》 宋·劉辰翁

    燈舫華星,崖山矴口,官軍圍處。
    璧月輝圓,銀花焰短,春事遽如許。
    麟洲清淺,鰲山流播,愁似汨羅夜雨。
    還知道,良辰美景,當時鄴下仙侶。

    82 《陳涉世家》 兩漢·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初中文言文詠史傳記敘事

    83 《過秦論》 兩漢·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

    84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85 《天問》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楚辭

    86 《九歌》 先秦·屈原

    東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
    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

    楚辭祭祀

    87 《七諫》 兩漢·東方朔

    初放
    平生于國兮,長于原野。
    言語訥譅兮,又無彊輔。
    淺智褊能兮,聞見又寡。

    楚辭

    88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89 《東京賦》 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于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宮鄰,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擇肉西邑。
    是時也,七雄并爭,競相高以奢麗。

    敘事抒情贊揚建筑

    90 《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 清·吳偉業

    寒潮沖廢壘,火云燒赤岡。
    四月到金陵,十日行大航。
    平生游宦地,蹤跡都遺忘。
    道遇一園叟,問我來何方。

    91 《白馬篇》 南北朝·孔稚珪

    白馬金具裝,橫行遼水傍。
    問是誰家子,宿衛羽林郎。
    文犀六屬鎧,寶劍七星光。
    山虛弓響徹,地迥角聲長。

    92 《南征歌六首》 明·唐順之

    詔錫彤弓出禁城,良家六郡總從行。
    將軍舊佩平蠻印,校尉新開橫海營。

    93 《效杜甫七歌在長洲縣作》 清·余懷

    有客有客字船子,平生赤腳踏海水。
    身經戰斗少睡眠,功名富貴徒為爾。
    自比稷契何其愚,非薄湯武良有以。
    嗚呼一歌兮歌激昂,日月慘淡無晶光。

    94 《越問·竹箭》 宋·孫因

    維苗山之竹箭兮,稟勁氣於乾坤。
    實東南之美材兮,聲價等乎瑤琨。
    良工相夫陰陽兮,加利鏃以為矢。
    習國人於射瀆兮,震電激而星奔。

    95 《謝鶚山》 宋·吳敏

    東山空闊原野平,順王養雞貢高城。
    秋天饑鶚未饌良,側翅下攫殊無情。
    守城壯士心孔惡,但夕窺茲捕雞鶚。
    雕弓一殿羽箭發,鶚也時從半空落。
    山人學射藝漸精,遂使山無鶚鳥鳴。
    卻思色踐侵吳日,何不令之射越兵。

    96 《辛卯上是刑平寇歌》 宋·邢凱

    陳公籌策子房采,衣繡持斧征南方。
    親督貔貅效深入,悉孛狗鼠無留藏。
    二帥宣威既電擊,群校賈勇爭奮揚。
    束身來降三百寨,所余一二猶陸梁。

    97 《邯鄲行隨張使君肖甫出獵》 明·劉黃裳

    使君按節邯鄲城,游子邯鄲意氣生。
    相從射獵西山去,城中年少來縱橫。
    紛紛罷擲博場里,追呼云集黃塵壘。
    白馬連環響夜霜,雕弓香箭明秋水。

    98 《送駕北征》 明·劉溥

    正統十四年,秋七月甲午,皇帝提大兵,親行討北虜。
    其晨日旁氣,中黑外如火。
    北風轉旗腳,獵獵不停舞。
    此行為宗社,倉卒出未預。

    99 《送潘景升北游八首》 明·梅守箕

    薄言送之,于江之濱。
    弓矢在御,佩服孔明。
    百里旋風,千里異云。
    如何良友,遂此離分。

    100 《送秦文仲博士還三沙》 明·饒介

    東望大瀛海,影落扶桑弓。
    三洲直如矢,正射三山中。
    三山負曉日,曉日波浪紅。
    仙人不騎鶴,所適多御風。

    * 關于良弓的詩詞 描寫良弓的詩詞 帶有良弓的詩詞 包含良弓的古詩詞(1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