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良工的詩詞(381首)

    101 《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園十絕》 宋·劉克莊

    后有良工識苦心,今無善聽孰知音。
    老來字字趨平易,免被兒童議刻深。

    102 《題趙昌花一首》 宋·劉克莊

    趙叟生長太平,以著色花擅名。
    自古良工獨苦,于今墨畫盛行。

    103 《余常用小端硯失之經年忽在常賣人手中以錢贖》 宋·劉克莊

    得來矻矻相親附,飏去頻頻入夢思。
    盜璧相爭笞掠汝,竊弓子筆亦誅之。
    償金在我寧從厚,拜石為兄苦好奇。
    待喚良工鐫硯背,偷兒攜出有人知。

    104 《贈洪道人圓定》 宋·劉克莊

    道人三昧力,手閱幾巖磚。
    既用功追琢,何憂質得堅。
    玉因石攻美,月以斧修圓。
    非遇良工剖,陶泓不受鐫。

    105 《南都思杜祁公》 宋·蔡襄

    祁公清德老,在昔相先帝。
    青云吐論高,白璧持身銳。
    待俗無町畦,取人兼揭厲。
    甘貧安車后,直道洪鈞際。

    106 《和劉雍州繪博山香爐詩》 南北朝·沈約

    范金誠可則。
    摛思必良工
    凝芳自朱燎。
    先鑄首山銅。

    107 《書齋十詠·硯瓶》 宋·劉子翚

    小瓶防硯渴,埏埴自良工
    懷抱清誰兒,聊憑一滴通。

    108 《方提干有端石硯池狹不能容不予攜以歸令匠者》 宋·朱翌

    端溪有石紫玉潤,未遇良工失追琢。
    眇哉池面劣容指,水至不能容一勺。
    潛山道人請歸治,要使墨池少開拓。
    每煩健步遠來徵,事必不然空臆度。

    109 《謝人寄硯》 宋·朱翌

    老矣捐書臥看屋,尚記姓名供簡牘。
    倉皇去越著南冠,頭已如蓬口生醭。
    無因可結孔方交,有藥唯醫管城禿。
    新涼稍與燈火親,學字頗慚蛇蚓曲。

    110 《紅牙板歌》 元·楊維楨

    百花樓前倡樂作,長鼻彎彎舞金絡。
    生憐為齒焚雄軀,枯魄應節如何虞?良工削出紅冰片,脫木生前豈容見?自非紅鸞之舌為爾繩,安得三三貫成串?三郎耳聰穿月脅,強欲黃番譜關折。
    十三紅兒舞鷓鴣,輕蓮蹋節隨疾徐。
    為君重制清平曲,節奏八風調玉燭。

    111 《雜興三首》 宋·鄭獬

    女媧煉五石,上補天之缺。
    如錮黃金液,萬古無由裂。
    堯舜首制度,巨防高嶻嵲。
    后世日破穿,通為萬鼠穴。

    112 《觀嘉祐南宮奏名》 宋·強至

    主司撥馬選龍媒,二百珍群奏籍開。
    皎皎公衡垂日月,儀儀士類望風雷。
    誠知至鑒無遺照,那免良工有滯材。
    鄉國幾人同應詔,只將春色與關裴。

    113 《正月十六夜大雪次張守諸公二首》 宋·陳造

    陽闔陰開意莫窮,東君衒巧似良工
    紅蓮熄燄人收市,丹杏開時雪滾風。
    韻語真宜詠飛絮,短歌當有頌元豐。
    一番壯觀俄漂忽,已落詩人卷軸中。

    114 《用贈樸翁舊韻二詩送徐南卿南歸》 宋·陳造

    飛鵬尺鷃計窮通,今古幽人一笑中。
    等是勞生浮大塊,誰能詭遇詫良工
    書堪引睡聊遮眼,酒可祛愁勝作公。
    此意平章有同社,絕憐相望馬牛風。

    115 《題陳主管東墻三峴圖》 宋·陳造

    堂上不合得楓起煙霧,墻間江山更疑誤。
    千巖萬壑眩明滅,暖翠浮嵐滿窗戶。
    峴山鼎列屹相望,發地撐空鶱欲翔。
    一峰拔起群山上,頁若紫蓋相雄長。

    116 《石季平嘗為于仲模詩改二字后仲模有詩來復用》 宋·鄭剛中

    趙璧微瑕豈易改,抉磨深賀得良工
    古人規誨有馀樂,近世交朋無此風。
    二字相裨何預我,一篇兼報重煩公。
    新吟若掛高門外,價比千金迥不同。

    117 《扇車》 宋·曹勛

    良工巧制鮑魚形,短架圓機扇比名。
    十幅懷箱塵不到,一輪因刀羽猶輕。
    輾回劇暑軒楹去,載得長風枕簟清。
    失喜門邊須茗客,隔籬悮作碾時聲。

    118 《和四歌錢塘思歸韻》 宋·吳芾

    郁郁羇懷久欲東,故園何日割蒿蓬。
    可堪世路塵纓縛,卻使云山蕙帳空。
    待價深藏非左計,汗顏為斲豈良工
    須知呂望嚴陵輩,亦是滄浪一釣翁。

    119 《扇子詩》 宋·李石

    十日五日愁良工,白團扇子月面同。
    一螺黛墨洞房手,為君小筆開眉峰。

    120 《徐童子彈琴極聰慧詩勉其學》 宋·李石

    髧如丫角垂兩耳,口誦黃庭調綠綺。
    諸公拂榻乃肯留,疑是前時徐孺子。
    我琴掛壁久不彈,浙聲分作蜀聲看。
    但得古人指下趣,轉覺良工心事難。

    * 關于良工的詩詞 描寫良工的詩詞 帶有良工的詩詞 包含良工的古詩詞(38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