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良在茲的詩詞(193首)

    41 《和陶淵明飲酒詩》 宋·滕岑

    止酒盟諸神,覆杯未幾時。
    有客苦相勸,持杯前致辭。
    人生足煩惱,至樂實在茲。
    欲飲恐渝盟,不飲客見疑。
    我性本嗜飲,強止良自欺。
    為客盡一醉,惟神其聽之。

    42 《詠陽山云泉庵大石奉和諸公同游聯句之作》 明·楊循吉

    偉哉此陽山,有石俟歌誦。
    形將冰塊截,勢與蓮花共。
    仰觀一何高,登涉不可鞚。
    鳥飛必徊翔,云出自騰滃。

    43 《思王逢原》 宋·王安石

    自吾失逢原,觸事輒愁思。
    豈獨為故人,撫心良自悲。
    我善孰相我,孰知我瑕疵。
    我思誰能謀,我語聽者誰。

    44 《和竟陵王抄書詩》 南北朝·沈約

    教微因弛轡。
    維峻屬貞期。
    義乖良未遠。
    斯文炴在茲。

    45 《戲李彥平李德邵》 宋·仲并

    人生貴適意,自苦良亦癡。
    百年同夢幻,富貴安所施。
    我生世緣薄,疲弱不可支。
    紛華豈不佳,自覺心已辭。

    46 《潘德久永嘉佳士也聞其能詩久矣而不我過仆一》 宋·姜特立

    聞名渴見面,未合長相思。
    紛紛數來人,誰契此心期。
    識公恨不早,委刺方嫌遲。
    正欲我輩人,共此一段奇。

    47 《連日風雨有懷沈仲良歐陽全真》 宋·趙蕃

    滿城風雨重陽近,此句豈惟時節詠。
    古今凡歷幾詩人,獨覺柯山有余韻。
    臨川之謝東萊呂,往往懷潘用茲語。
    我嘗評此七字句,政似江邊烏臼樹。
    去年此節雖凄涼,和詩有沈與歐陽。
    今年愁絕不可道,三人各在天一方。

    48 《雜言(十一首)》 明·張羽

    此邦非吾土,寄跡聊在茲。
    旅食何所營,亦復假耘耔。
    玄冬苦霖潦,良苗奄離披。
    至今畎澮間,余波渺相圍。

    49 《送王仲顯赴瓊州》 宋·彭龜年

    朔風獵獵搜離思,向山木葉飛東西,山聲互答轟鼓鼙。
    日影倒亂摩旌旗,瓊山太守行赤帷,父老出餞相扶攜。

    50 《題鷦鷯巢林行》 宋·釋文珦

    鷦鷯巢中林,所擇唯一枝。
    俛啄草間粒,自可長無饑。
    絕意於翱翔。
    其樂誠在茲。

    51 《天問》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楚辭

    52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53 《正氣歌》 宋·文天祥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廣八尺,深可四尋。
    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
    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涂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尸、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

    詠史懷古愛國

    54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55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56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57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楚辭抒懷

    58 《郊陶潛體詩十六首》 唐·白居易

    不動者厚地,不息者高天。
    無窮者日月,長在者山川。
    松柏與龜鶴,其壽皆千年。
    嗟嗟群物中,而人獨不然。

    59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60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絕,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敘事長詩

    * 關于良在茲的詩詞 描寫良在茲的詩詞 帶有良在茲的詩詞 包含良在茲的古詩詞(19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