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舒的詩詞(302首)

    41 《如夢令·九六張瑩氣》 元·王哲

    九六張瑩氣。
    上下沖和溉濟。
    周匝普流通,正顯道尊德貴。
    經緯。
    經緯。
    欲放瓊苞寶卉。

    42 《送刁繹從事自龍西赴青城宰》 宋·宋庠

    東別群國,西踰二劍天。
    才高鄴都檄,政佇武城絃。
    莋馬征蹄苦,嚴雞瑞羽鮮。
    離愁知遠近,萬里到橋邊。

    43 《詠史上·董仲三首》 宋·陳普

    好古劉安豈逆儔,左吳枚赫滿諸侯。
    到處皆狼虎,妥帖馴良獨到頭。

    44 《積雨小齋喜袁太初叔恭兩生至》 宋·戴表元

    春山日日寒風雨,一日天晴花欲舞。
    林暄洞屋散窯煙,水活溪巖落冰乳。
    嗟余郁郁無所適,方對青山一開戶。
    蒼袍紫帢兩少年,健足齊扳氣如虎。

    45 《閬風先生客居棠溪袁仲素家見示竹簾詩戲作》 宋·戴表元

    剡竹吾問君,班班為誰設。
    一登君子堂,向與凡界絕。
    陂龍鱗故鮮,湘娥淚猶熱。
    既能露文章,匠手安得輟。
    所鄰無可娛,如伴枯禪滅。
    千金散紅裙,一鏡垂白發。
    定非夏侯衣,高堂掛秋月。

    46 《閬風先生客居棠溪袁仲素家見示竹簾詩戲作》 宋·戴表元

    何物非可鄰,聿向翁戶設。
    翁好詩更佳,蕭然得三絕。
    他家少年叢,徒爾歌舞熱。
    正如閱優場,未久意先輟。
    翁今一室老,高臥百念滅。
    湯爐松林風,紙帳梅花雪。
    時時有佳客,文字送日月。

    47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董仲》 宋·林同

    漢有孝廉舉,誰知發自
    可憐三策罷,卻去相江都。

    48 《還龍舊隱》 宋·岳祥

    今朝歸小隱,隣里喜還悲。
    亡國誰修史,遺民自采詩。
    鼠營新穴壤,鶴理舊巢枝。
    見說寅年泰,冥心待運移。

    49 《龍太守楊郎中示及諸公題詠洛陽新居見邀同》 宋·蘇頌

    仲長買宅近高山,饒得群芳不費錢。
    地接伊渾宜水竹,門臨嵩室足云煙。
    未拋簪組真朝隱,更有田園即世仙。
    滿篋新詩俱大筆,鑿楹留待子孫傳。

    50 《龍朱獻賓主漢陽簿棄官以歸予亦不合丐去為》 宋·王阮

    浪作鸞棲去,驚隨鶴怨還。
    無心漢江水,有節皖公山。
    此事真堪話,諸公寧厚顏。
    嗟予亦興盡,昨夜已投閑。

    51 《入殿左僧舍下遵曲徑仰見崖端高軒絕可矚》 明·程嘉燧

    僧房高下居,閉門秋色閑。
    陽樹挺幽徑,陰崖仰層關。
    周垣若澗底,疏翠當窗間。
    窗中如有人,聞聲杳難攀。
    遙知縱目處,樹杪見前灣。
    白日山后沒,好月湖中還。
    念此來何時,使我心顏。

    52 《郊廟歌辭·祀圜丘樂章·和》 唐·佚名

    疊璧凝影皇壇路,編珠流彩帝郊前。
    已奏黃鐘歌大呂,還符寶歷祚昌年。

    53 《中宗祀昊天樂章·和》 唐·佚名

    已陳粢盛敷嚴祀,更奏笙鏞協雅聲。
    璇圖寶歷欣寧謐,晏俗淳風樂太平。

    54 《明皇祀圜丘樂章·和》 唐·佚名

    祝史正辭,人神葉慶。
    福以德招,享以誠應。
    六變云備,百禮斯浹。
    祀事孔明。
    祚流萬葉。

    55 《封泰山樂章·和》 唐·佚名

    六鐘翕協六變成,八佾倘佯八風生。
    樂九韶兮人神感,美七德兮天地清。

    56 《祈谷樂章·和》 唐·佚名

    玉帛犧牲申敬享,金絲鏚羽盛音容。
    庶俾億齡禔景福,長欣萬宇洽時邕。

    57 《明堂樂章·和》 唐·佚名

    御扆合宮承寶歷,席圖重館奉明靈。
    偃武修文九圍泰,沉烽靜柝八荒寧。

    58 《雩祀樂章·和》 唐·佚名

    鳳曲登歌調令序,龍雩集舞泛祥風。
    彩旞云回昭睿德,朱干電發表神功。

    59 《郊廟歌辭·五郊樂章·和》 唐·佚名

    御征乘宮出郊甸,安歌率舞遞將迎。
    自有云門符帝賞,猶持雷鼓答天成。

    60 《郊廟歌辭·五郊樂章·和》 唐·佚名

    笙歌籥舞屬年韶,鷺鼓鳧鐘展時豫。
    調露初迎綺春節,承云遽踐蒼霄馭。

    * 關于舒的詩詞 描寫舒的詩詞 帶有舒的詩詞 包含舒的古詩詞(30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