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舍人的詩詞(862首)

    641 《董令升舍人朋溪圖趙祖文筆也》 宋·曾幾

    谷風不須歌,朋友道缺絕。
    請歌伐木詩,歌罷聽吾說。
    漢朝儒宗系,今代侍臣杰。
    甘泉久論思,陽羨小休歇。

    642 《次韻陳叔晉舍人殿試筆記》 宋·周必大

    帝垂清問切恢圖,士貢昌言敢導諛。
    高下共知歸至鑒,考評聊許備先驅。
    四帷迥隔心常渴,三榻橫連體匣舒。
    烏府凜然賢執法,紫垣籍甚古通儒。

    643 《和范至能舍人農圃堂韻》 宋·周必大

    荒淫吳以顛,戰勝越云吉。
    是非兩安在,阡陌眇蕭瑟。
    公來開別墅,草莽手爬櫛。
    陰晴及寒暑,每到皆勝日。
    新詩吊興廢,收拾滿箱帙。
    有客師元亮,甫謝彭澤秩。
    幸分北窗風,容此易安膝。

    644 《送洪景盧舍人北使》 宋·周必大

    嘗記揮毫草檄初,必知鳴鏑集單于。
    由來筆下三千牘,可勝軍中十萬夫。
    已許乞盟朝渭上,不妨持節過幽都。
    吾君甚似仁皇帝,宜有韓公贊廟謨。

    645 《太一宮齋祭呈司封吳舍人》 宋·洪咨夔

    寶鎖轟霄啟玉晨,風恬雪霽凈先塵。
    東皇太一紫壇曉,世界大千青陸春。
    藜杖流光環佩集,鏠旗斂影豆籩陳。
    樂歌須仗甘泉筆,斧藻天家泰道新。

    646 《寄陜守祖擇之舍人》 宋·邵雍

    記得相逢否,當時在海東。
    別離千里外,倏忽十年中,跡異中尤異,心同齒更同。
    終期再清會,文酒樂無窮。

    647 《次韻孔武仲三舍人省上》 宋·蘇轍

    君不見西都校書宗室叟,東魯高談鼓瑟手。
    偶然同我西掖垣,并立曉班分左右。
    龍文百斛世無價,〈屬二公。
    〉瓦釜枵然但升斗。

    648 《次韻孔文仲舍人酴醾》 宋·蘇轍

    蒼蛇凍不死,輕素暖仍歸。
    落蕊時吹面,繁香自撲幃。
    光凝真照夜,枝軟或牽衣。
    似厭風霾苦,應思霧雨霏。
    開樽迎最盛,掃地見初稀。
    賴有清陰在,金波肯發揮。

    649 《次韻曾子開舍人四月一二日扈從二首》 宋·蘇轍

    衣冠雙日款蓬萊,簾脫瓊鉤扇不開。
    清曉逮驚三殿啟,翠華遙自九天來。
    晨光稍稍侵黃蓋,瑞霧霏霏著禁槐。
    千兩翟車觀禮罷,歸時滿載德風回。

    650 《同陳述古舍人觀芍藥》 宋·蘇轍

    藹藹堂西十畝園,晚涼迎步綠陰繁。
    共驚春去已多日,爭看花開最后番。
    未許狂風催爛熳,故將青幄強安存。
    請公作意勤歡賞,趁取殘紅照酒樽。

    651 《曾子固舍人挽詞》 宋·蘇轍

    少年漂泊馬光祿,末路騫騰朱會稽。
    儒術遠追齊稷下,文詞近比漢京西。
    平生碑版無容繼,此日銘詩誰為題。
    試數廬陵門下士,十年零落曉星低。

    652 《謝長安孫舍人寄惠蜀牋并茶二首》 宋·魏野

    誰將新茗寄柴扉,京兆孫家小紫微。
    鼎是舒州烹始稱,甌除越國貯皆非。
    盧仝詩里功堪比,陸羽經中法可依。
    不敢頻嘗無別意,卻嫌睡少夢君稀。

    653 《和長安孫舍人見寄》 宋·魏野

    長安君到轉民安,夏少炎蒸臘少寒。
    接使管玄登月榭,勸農旌旆入煙巒。
    龍池似錦花堪賞,鶉野如云稼好觀。
    見說添蘇亞蘇小,隨軒應是佩珊珊。

    654 《送紫微孫舍人赴鎮長安》 宋·魏野

    長安千古帝王城,鎮選詞臣自圣情。
    三字帶來天上貴,雙旌擁出世間榮。
    朱衣尚列神仙步,紅藥宜吟雅正聲。
    預想前春游賞處,九龍池上百花明。

    655 《謝孫舍人題名水亭因有紀贈》 宋·魏野

    紫微客寫青苔壁,不興尋常姓字同。
    多謝溪煙知我意,預先替作碧紗籠。

    656 《送王專王衢之許下自維揚謁孫學士王舍人》 宋·魏野

    蹇驢并跨引羸僮,兩地迢迢謁至公。
    才力互相鸚鵡敵,交情深與鶺鴒同。
    薛能詩在僧樓上,張祜名題酒肆中。
    到日知君尋賞處,醉吟還可繼遺風。

    657 《贈三門漕運錢舍人》 宋·魏野

    相知有宿緣,一見兩忻然。
    我拙宜名野,君廉恨姓錢。
    唱酬思閣筆,迎送愧樓船。
    卻恐徵歸闕,慵過砥柱邊。

    658 《和孫舍人重過陜下二首》 宋·魏野

    二陜重過一紀強,麻衣已變椹袍光。
    數宵黃合延三字,幾處青樓認五郎。
    顧我豈能夸舌在,逢君寧復嘆唇亡。
    大龍頭喪同傷處,吏隱亭欹鄭谷傍。

    659 《次韻和李舍人拜命書懷寄館殿舊僚之什》 宋·楊億

    拜命入星垣,偏承圣主恩。
    黃扉陪漢相,彩筆代堯言。
    佩玉天顏近,籯金世望喧。
    下僚今隔品,云路仰高軒。

    660 《次韻和李舍人立秋祠太乙宮宿齋書事之什》 宋·楊億

    太乙祠宮肅,齋居薦至誠。
    已將茅縮酒,應用面為牲。
    月映金天朗,風來玉宇清。
    玄談知理勝,蔬食覺身輕。
    仙馭排云下,空歌繞殿聲。
    仍聞得丹訣,簪紱頓忘情。

    * 關于舍人的詩詞 描寫舍人的詩詞 帶有舍人的詩詞 包含舍人的古詩詞(8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