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舌頭的詩詞(407首)

    101 《感事三首(此后并是學士時作)》 唐·元稹

    為國謀羊舌,從來不為身。
    此心長自保,終不學張陳。
    自笑心何劣,區區辨所冤。
    伯仁雖到死,終不向人言。
    富貴年皆長,風塵舊轉稀。
    白頭方見絕,遙為一沾衣。

    古文觀止書信議論用人

    102 《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 唐·元稹

    我病方吟越,君行已過湖。
    去應緣直道,哭不為窮途。
    亞竹寒驚牖,空堂夜向隅。
    暗魂思背燭,危夢怯乘桴。

    103 《獻滎陽公詩五十韻》 唐·元稹

    鄭驛騎翩翩,丘門子弟賢。
    文翁開學日,正禮騁途年。
    駿骨黃金買,英髦絳帳延。
    趨風皆蹀足,侍坐各差肩。

    104 《出門行》 唐·元稹

    兄弟同出門,同行不同志。
    凄凄分歧路,各各營所為。
    兄上荊山巔,翻石辨虹氣。
    弟沉滄海底,偷珠待龍睡。

    邊塞

    105 《有鳥二十章(庚寅)》 唐·元稹

    有鳥有鳥名老鴟,鴟張貪很老不衰。
    似鷹指爪唯攫肉,戾天羽翮徒翰飛。
    朝偷暮竊恣昏飽,后顧前瞻高樹枝。

    106 《有鳥二十章(庚寅)》 唐·元稹

    有鳥有鳥名老鴟,鴟張貪很老不衰。
    似鷹指爪唯攫肉,戾天羽翮徒翰飛。
    朝偷暮竊恣昏飽,后顧前瞻高樹枝。

    思鄉

    107 《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唐·白居易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順山。
    去山四五里,先聞水潺湲。
    自茲舍車馬,始涉藍溪灣。

    108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酬鄭侍御東陽春悶放懷追越游見寄》 唐·白居易

    君得嘉魚置賓席,樂如南有嘉魚時。
    勁氣森爽竹竿竦,妍文煥爛芙蓉披。
    載筆在幕名已重,補袞于朝官尚卑。

    109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雨中花》 唐·白居易

    真宰倒持生殺柄,閑物命長人短命。
    松枝上鶴蓍下龜,千年不死仍無病。
    人生不得似龜鶴,少去老來同旦暝。

    110 《早飲湖州酒,寄崔使君》 唐·白居易

    一榼扶頭酒,泓澄瀉玉壺。
    十分蘸甲酌,瀲艷滿銀盂。
    捧出光華動,嘗看氣味殊。
    手中稀琥珀,舌上冷醍醐。
    瓶里有時盡,江邊無處沽。
    不知崔太守,更有寄來無。

    111 《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唐·白居易

    上苑風煙好,中橋道路平。
    蹴球塵不起,潑火雨新晴。
    宿醉頭仍重,晨游眼乍明。
    老慵雖省事,春誘尚多情。

    寒食節思鄉

    112 《寄右史李定言(許渾集寄李定言律詩第二三聯即此四句)》 唐·姚合

    才歸龍尾含雞舌,更立螭頭運兔毫。
    閶闔欲開金漏盡,冕旒初坐御香高。

    113 《感懷詩一首(時滄州用兵)》 唐·杜牧

    高文會隋季,提劍徇天意。
    扶持萬代人,步驟三皇地。
    圣云繼之神,神仍用文治。
    德澤酌生靈,沉酣薰骨髓。

    114 《感懷詩一首(時滄州用兵)》 唐·杜牧

    高文會隋季,提劍徇天意。
    扶持萬代人,步驟三皇地。
    圣云繼之神,神仍用文治。
    德澤酌生靈,沉酣薰骨髓。

    115 《李定言自殿院銜命歸闕,拜員外郎遷右史因寄》 唐·許渾

    白筆南征變二毛,越山愁瘴海驚濤。
    才歸龍尾含雞舌,更立螭頭運兔毫。
    閶闔欲開宮漏盡,冕旒初坐御香高。
    吳中舊侶君先貴,曾憶王祥與佩刀。

    116 《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 唐·李商隱

    年鬢日堪悲,衡茅益自嗤。
    攻文枯若木,處世鈍如錘。
    敢忘垂堂戒,寧將暗室欺。
    懸頭曾苦學,折臂反成醫。

    117 《奉命齊州推事畢寄本府尚書》 唐·曹鄴

    越鳥棲不定,孤飛入齊鄉。
    日暮天欲雨,那兼羽翎傷。
    州民言刺史,蠹物甚于蝗。
    受命大執法,草草是行裝。

    118 《句》 唐·陸龜蒙

    幾點社翁雨,一番花信風。
    (見《提要錄》)
    水鳥歌婦女,衣襟便佞舌。
    (以下并見《海錄碎事》)

    119 《依韻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唐·李咸用

    生身便在亂離間,遇柳尋花作麼看。
    老去轉諳無是事,本來何處有多般。
    長憐蠛蠓能隨暖,獨笑梧桐不耐寒。

    120 《寄禮部鄭員外》 唐·羅隱

    欒郄門風大,裴王禮樂優。
    班資冠雞舌,人品壓龍頭。
    夜直爐香細,晴編疏草稠。
    近聞潘散騎,三十二悲秋。

    * 關于舌頭的詩詞 描寫舌頭的詩詞 帶有舌頭的詩詞 包含舌頭的古詩詞(40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