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致似的詩詞(467首)
341
《沈楊輔隱軒詩》 宋·王之道
小隱山林大朝市,夫子命軒良有意。
仕途捷徑固無取,泉石膏肓亦猶次。
不知朝隱誰得之,我恐曼倩為近似。
公卿百執各有職,豈容妄隱但棄位。
342
《酬蘄春王宰公明》 宋·王之道
致身華貫屬華年,顧我駑痾久不前。
醉被長官輕罵鄭,懶從學子競嘲邊。
功名有日還三杰,詩酒何人繼八仙。
才業似君真獨步,文章政事盡堪傳。
343
《次韻孫興宗秋懷》 宋·王之道
秋山赫赫明丹楓,秋天隱隱分玄鴻。
不知眼界闊多少,九華突兀撐晴空。
嗟予老病百事懶,誰能強勉追兒童。
讀書既苦齒多豁,屬文益覺心如蓬。
344
《送趙仲達》 宋·王之道
人生邂逅非偶耳,一面豈容輕慍喜。
白首如新傾蓋歡,誰解乘閒究斯理。
君家江南我江北,南北相望殆行千里。
惠寵顧我端有由,衰滯不應能致此。
345
《信陽和同官喜雨韻》 宋·王之道
欲識農夫田作苦,久雨禱晴晴禱雨。
禱晴得雨雨得晴,此患到今傳自古。
苾芬非是蕭蘭馨,誠心一發通三靈。
文昌俗吏亦何者,乃能致雨興雷霆。
347
《題清芬閣》 宋·朱翌
山腰系煙帛,石齒漱灘雪。
千歲可坐致,清風在巖穴。
五季浪拍天,不覆漁翁船。
入山種美材,百世收棟椽。
348
《南園用端中韻》 宋·朱翌
有韓太尉淮陰家,十年種木今開花。
松陰漸可張翠葆,桃蹊久已蒸紅霞。
早來雨過著芒屩,曲沼鏡平清見沙。
道人從我似支遁,公子立名非務華。
349
《上云樂》 明·劉基
混沌結,玄黃開,人生其中,稱為三才。
一人身有一天地,形質雖異眾理該。
欲淫物誘滋巧偽,遂使真淳耗?攵玄風頹。
乃有朝生而暮死者,本根淺短無栽培。
350
《涇縣東宋二編修長歌》 明·劉基
浙東行人過江左,正值蕤賓之管吹輕葭。
陰氣黯黕天地閉,仰面不見扶桑鴉。
谷風哀鳴灌木應,雨腳四垂如亂麻。
崩湍涌溜汩奔會,平地碾嚙作臼洼。
351
《觀飼魚》 宋·韓維
群魚戲清川,容貌甚融易。
投餌落其間,紛鄒忽無次。
其來若有召,貪吻動如沸。
波間互出沒,似亦夸巧智。
352
《滍城》 宋·韓維
駸駸二三騎,南并橫山去。
山窮遠川出,始見滍陽樹。
荒城蘿蔦合,表里無寸土。
但聞鳥啼聲,不見鳥啼處。
353
《即席再賦》 宋·強至
樂事遙追戲馬臺,高吟節物縱天才。
三朝致主誠心竭,九日攜賓笑口開。
白酒似隨秋露滴,清歌疑喚曉云回。
放懷不有公臺貴,慣得萸枝首賜來。
355
《送項平甫教授之成都》 宋·陳造
昔人石穴命西蜀,豈知桃華胥隱腹。
詩人昔吟蜀道難,何曾錦城負物看。
平時風物今猶故,井絡坤維神所護。
漢官威儀二百年,斬新不受胡塵污。
357
《謝寇十一惠端硯》 宋·陳師道
百工營材先利器,市道居貨如作贅。
書生活計亦酸寒,斷塼半瓦寧求備。
端溪四山下龍淵,郁積中州清淑氣。
金聲玉骨石為容,河江屈流云作使。
358
《招黃魏二生》 宋·陳師道
出門不雨即偶風,閉門值睡極力攻。
似聞湯鼎作吟聲,已賀勝敵收全功。
郤思二子共一笑,撥棄舊語無新工。
卒行好步不兩得,能致公等吾何窮。
魏詩黃筆今未有,顧我獨得神所鍾。
徑須相就踏泥潦,已辦煮餅澆油蔥。
359
《前山尋蘭》 宋·鄭剛中
眼債未全無,惜春心尚有。
喜聞幽蘭臭,尋過東出口。
披叢見孤芳,正似得佳友。
小鍤破蒼蘚,護致歸座右。
* 關于致似的詩詞 描寫致似的詩詞 帶有致似的詩詞 包含致似的古詩詞(46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