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至道的詩詞(149首)

    121 《冬至之二日兄弟兒侄偕過西山道院歸而微雪》 宋·虞儔

    忽然薄暮暗江天,沖面涼風馬不前。
    五色書云占昨日,六花瑞雪應明年。
    向來水旱民何罪,此去流移天盍憐。
    逗曉陽烏升若木,摧頹病鶴亦蹁躚。

    122 《同謝丈簽判送趙臺州至靈鷲簽判丈道中有詩蕃》 宋·趙蕃

    朝來細雨又微風,遲我山行盡日中。
    莫嘆籃輿礙泥淖,也勝策馬犯塵紅。
    欲知風俗家家厚,看取耕桑處處同。
    更訪百年垂白叟,要聽舊事說元豐。

    123 《自道場山至何山讀故人洪舜俞內翰詩刻追和》 宋·程公許

    褊性不諧俗,泛梗歸無家。
    故人右扶風,雙旌擁崇牙。
    款門及暇日,褰裳躡飛霞。
    維南古道場,諸天集毗耶。

    124 《晨日湖{左氵右父}至青日有數老父攜筐筥拜道》 宋·岳珂

    路傍迎拜正紛紛,尚憶鋤山話事因。
    老去可憐心尚在,姓稀猶是耳曾聞。
    驛追少日傳行客,犬吠多年絕過軍。
    慚愧一錢無以稱,殷勤寄語若耶云。

    125 《亨道至能對棋月下文振聞后堂歌聲逃席而起》 宋·方岳

    高梧動涼吹,月色如新磨。
    吾儕冰雪胸,如此良夜何。
    二客信不凡,一局欲燦柯。
    中庭人語寂,玉佩鳴相摩。

    126 《弟茝飲至醉醉歸蹶道中荊棘中》 宋·陳著

    圣俞小飲亦百杯,高叉兩手無欹頹。
    曼卿登樓終日飲,端坐人謂神仙來。
    二賢佳語三百載,磊磊亦有梅山在。
    有人招邀無不如,吞吸樽罍氣如海。

    127 《回至興國宮望天池一簇云氣中因楊道士留有賦》 宋·董嗣杲

    迎面蒼巒潑黛濃,幾番回首想行蹤。
    白云擁海文殊閣,老水屯煙圣治峰。
    方別衲僧談夢寐,又逢羽士接從容。
    明朝還踏青虛路,重掬神泉聽亂鐘。

    128 《陳張甘三道士和篇繼至用元韻并謝之》 宋·王炎

    疑有幽人是少微,支筇特地叩巖扉。
    清風度竹邀人住,暗水浮花送客歸。
    鶴在青田違畢弋,琴號白雪繞紋徽。
    明朝回首云山隔,撲撲紅塵又滿衣。

    129 《回至南康題紫極宮里道士房》 唐·徐鉉

    王事信靡監,飲冰安足辭。
    胡為擁征傳,乃至天南陲。
    天南非我鄉,留滯忽逾時。
    還經羽人家,豁若云霧披。
    何以寬吾懷,老莊有微詞。
    達士無不可,至人豈偏為。
    客愁勿復道,為君吟此詩。

    130 《漁家傲·大道至真無言詰》 元·侯善淵

    大道至真無言詰。
    韜光退隱藏深密。
    保煉元精無走失。
    *陰質。
    瑞云捧出靈陽日。
    照破昏冥威天*。
    混然恍惚空中實。
    瑩凈純白相輔弼。
    通真一。
    丹書玉笈仙功畢。

    131 《自順陽至均房道五首用陳符寶去非韻》 宋·張嵲

    行客路正遠,曦馭已西馳。
    霜風吹草樹,眇眇連荒陂。
    如何羈旅懷,更值搖落時。
    四序欻已晚,我生可無衰。

    132 《自順陽至均房道五首用陳符寶去非韻》 宋·張嵲

    我行均陽道,岡阜如鮮駝。
    澗石既齒齒,寒山亦峨峨。
    喬林木葉盡,仰見鶴鸛窠。
    風景固不殊,舉目異山河。

    133 《自順陽至均房道五首用陳符寶去非韻》 宋·張嵲

    行客日暮時,愁聞蕭條風。
    云山當我前,適與清興同。
    夕澗生白煙,蒸空自溟濛。
    林壑豈不佳,陟降煩奴僮。

    134 《自順陽至均房道五首用陳符寶去非韻》 宋·張嵲

    蓐食帶殘月,驅仆事西奔。
    煙塵猶未息,去住敢輕論。
    道古留余險,溪寒減漲痕。
    鳴桴聞遠驛,吠犬應前村。
    境絕增詩興,山深畏客魂。
    吾生久已定,漂轉任乾坤。

    135 《至樟樹店寄徐安道》 宋·孔武仲

    逼仄東南路,連天紫翠峰。
    微云還掩日,小雨正催農。
    谷鳥投枝急,山花落澗濃。
    意巖今不還,談笑喜相逢。

    136 《去八月同張文饒考試始遂言集執經問道至今不》 宋·晁公溯

    屬者俱被命,敕書黃札光。
    同將舜權量,與較蜀文章。
    投分雖已晚,傳經何可忘。
    對床風雨地,長記此升堂。

    137 《去八月同張文饒考試始遂言集執經問道至今不》 宋·晁公溯

    通變莫如易,韋編存至今。
    如傳仲尼手,盡見伏羲心。
    此去被清問,豈惟蒙賞音。
    要通天下志,觀象得惟深。

    138 《喜程道大至約諸友二首》 宋·方回

    東籬殘菊未成塵,所見悠然意尚真。
    玉瓚常聞歌旱麓,白顛何得賦車鄰。
    欲遵飯顆山頭路,合問深明合里人。
    賴是吾徒不全弱,能來爾汝話酸辛。

    139 《喜程道大至約諸友二首》 宋·方回

    攢眉抱膝一衰翁,豈為區區口腹窮。
    早向前朝閱諸老,曾微晚輩紹遺風。
    草堂詩到夔州后,竹馬年思大歷中。
    略共清談商此事,未妨傾倒一樽同。

    140 《春意漸深送客至山麓田舍來往道中復逢法上人》 宋·釋正覺

    青桑柳暗山前路,麥腳含滋一鋤雨。
    陽林桃是舊家春,冷眼靈云合頭語。

    * 關于至道的詩詞 描寫至道的詩詞 帶有至道的詩詞 包含至道的古詩詞(14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