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自首的詩詞(481首)

    381 《初倅襄陽郡事感而自詠三首》 宋·宋庠

    處世儒宮井臼貧,偶懷銅刻逐觀賓。
    漢家衒鬻盈千數,卻用淄川牧豕人。

    382 《自訟一首》 宋·宋庠

    左輔朱轓守,南宮革履臣。
    孤螢難助日,病木獨依春。
    暗懦疑蛇客,愚忠數馬人。
    誰知溫省樹,自誡魯堂紳。

    383 《得充國書報都中葺所居初成輒以自慰作一首寄》 宋·宋庠

    昔貴三公第,今營一畝居。
    聊堪避燥濕,兼欲貯琴書。
    獸窟猶思騁,鷦巢不愿馀。
    長安窮僻地,吾亦愛吾廬。

    384 《次韻田將仕年八十八歲作詩自喜三首》 宋·項安世

    東坡來飯辯才師,元佑真人宥密時。
    生長太平經戰伐,浮沈薄宦寄喧卑。
    五朝遺老今誰在,萬事當時恨獨知。
    此世閱人如傳舍,吾人安更用名為。

    385 《次韻田將仕年八十八歲作詩自喜三首》 宋·項安世

    銅駝陌上少年時,走馬驅車遠四畿。
    又見伏符明漢道,曾傷小雅詠周微。
    一生世路高和下,何恨人情瘠與肥。
    老矣胸懷百無著,自梳朝夕鬢毛稀。

    386 《次韻田將仕年八十八歲作詩自喜三首》 宋·項安世

    茅檐桑戶落窮居,兩眼猶能讀細憶。
    自說此生聊爾耳,亦知余事竟何如。
    春云入眼元無跡,秋竹刳心久更虛。
    天與精神自難老,會看千歲跨龍魚。

    387 《自武義入松陽道中三首》 宋·項安世

    家家秈米與香紅,客子餐腴復醉濃。
    但使普天無橫吏,人產何處不春風。

    388 《自武義入松陽道中三首》 宋·項安世

    黃霧漫天作曉霜,征人相顧失顏行。
    雖然未快還鄉眼,腳底沙泥已是鄉。

    389 《自武義入松陽道中三首》 宋·項安世

    四十里欄縈一線,上侵云物下驚湍。
    我行竹客源頭路,蜀道青天不作難。

    390 《自子陵市尋路入游泉三首》 宋·項安世

    去年雨宿嚴陵市,咫尺風煙隔上泉。
    今日山神方信我,不將塵土到渠邊。

    391 《自子陵市尋路入游泉三首》 宋·項安世

    千年玉水閟深林,十里重罔隔世塵。
    猶恨子陵饒舌在,卻當戶口告行人。

    392 《自子陵市尋路入游泉三首》 宋·項安世

    君看酒碗涴蒙泉,玉氣珠光夜索然。
    可使黃塵車馬客,更將此地世人傅。

    393 《自順陽至均房道五首用陳符寶去非韻》 宋·張嵲

    行客路正遠,曦馭已西馳。
    霜風吹草樹,眇眇連荒陂。
    如何羈旅懷,更值搖落時。
    四序欻已晚,我生可無衰。

    394 《自順陽至均房道五首用陳符寶去非韻》 宋·張嵲

    我行均陽道,岡阜如鮮駝。
    澗石既齒齒,寒山亦峨峨。
    喬林木葉盡,仰見鶴鸛窠。
    風景固不殊,舉目異山河。

    395 《自順陽至均房道五首用陳符寶去非韻》 宋·張嵲

    行客日暮時,愁聞蕭條風。
    云山當我前,適與清興同。
    夕澗生白煙,蒸空自溟濛。
    林壑豈不佳,陟降煩奴僮。

    396 《自順陽至均房道五首用陳符寶去非韻》 宋·張嵲

    蓐食帶殘月,驅仆事西奔。
    煙塵猶未息,去住敢輕論。
    道古留余險,溪寒減漲痕。
    鳴桴聞遠驛,吠犬應前村。
    境絕增詩興,山深畏客魂。
    吾生久已定,漂轉任乾坤。

    397 《自禮賢還鵝湖望山頂飛流有作二首》 宋·張嵲

    農夫秧稻滿畦水,行客跨騾無樹陂。
    熱風吹面日方午,忽見綠巖冰柱垂。

    398 《自禮賢還鵝湖望山頂飛流有作二首》 宋·張嵲

    夾日赤云方變火,行人渴肺欲生塵。
    飛流百丈垂虹冷,愧爾山中宴坐人。

    399 《自錫山歸舟中三首》 宋·張镃

    墻上夭桃竹頂齊,矮橋橫水屋橫陂。
    主翁受用三竿日,門外催租總不知。

    400 《自錫山歸舟中三首》 宋·張镃

    破驛遙臨放馬場,兩鴉飛下更蒼涼。
    東風莫起雕鞍興,白發欺人念故鄉。

    * 關于自首的詩詞 描寫自首的詩詞 帶有自首的詩詞 包含自首的古詩詞(48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