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自通神的詩詞(649首)

    101 《又次徐仲宗通判韻》 宋·樓鑰

    老龍破蟄斬幽關,亂滴天飄不復慳。
    可但甘霖驅旱魃,自然涼氣滿人寰。
    民心徒切焦熬甚,神力毋勞指顧間。
    遙想清都應表賀,紫宸軒陛曉催班。

    102 《呈劉通判》 宋·趙蕃

    自昔旰江妙人物,未容修水擅玙璠。
    獄平冤滯繇仁勇,眾息讙嘩賴德言。
    謂繼更生校中秘,卻追子驥問桃源。
    神仙天上多官府,盍鄉蓬萊塹弭轅。

    103 《趙尚書挽詩》 宋·葉適

    材業將時偶,聲名斗寵新。
    文昌留不住,大尹政通神。
    力說和戎好,從撩相國嗔。
    春花插秋鬢,還得自由身。

    104 《送人紙筆》 宋·王邁

    阿連詩語已通神,玉版霜毫不厭珍,老我簿書安用此,自應回施與青春。

    105 《用韻再作》 宋·衛宗武

    一氣運行於虛空,有形孰不歸陶鎔。
    燠寒燥濕互為用,功被草木并昆蟲。
    胡然陽亢乃作沴,豐隆屏翳俱潛蹤。
    炎炎赫赫勢太甚,烹煎萬有何殊銅。

    106 《次韻梅山弟詠梅》 宋·陳著

    冬塞方嚴春自通,老根芳脈與天融。
    甭于仙李月梁上,瘦似神蘇雪窖中。
    庾嶺依然開信早,孤山無復課詩工。
    一枝在手驛風遠,渺渺予懷誰與同。

    107 《禽言十詠·如惡》 宋·姚勉

    煙林望帝聲思歸,風枝齊后音凄悲。
    如何入水化為鳥,猶訴姑惡無停時。
    純孝通神泉鯉躍,冤氣感天霜為虐。
    蠐螬有味安得珍,婦自不賢姑不惡。

    108 《贈方云卿地理》 宋·何夢桂

    金仙頂門一只眼,五眼通神識無限。
    云卿留得眼一只,眼力最高人不識。
    眼里青囊一卷經,照破山川無遁形。
    口談禍福句句驗,人謂先生真鬼靈。

    109 《清心鏡 楊待韶求問》 元·馬鈺

    楊待韶,塑得好。
    弄泥弄水,何曾養浩。
    休廝*、休乞詩詞,好留心向道。
    細研窮,得尋討。
    凈里清中,自通玄奧。
    氣神精、無漏丹成,跨云

    110 《舟中望佛燈院懷南澗》 明·張羽

    蕩舟西陂上,望山懷遠公。
    遙知覆衲臥,雪屋一燈紅。
    事殊跡暫曠,神交理自通。
    維當待歲杪,期子白云中。

    111 《題沈啟南所藏郭忠恕雪霽江行圖真跡》 明·李東陽

    洛陽老狂眼雙白,揮豪醉呼聲裂帛。
    手持造化奪天工,頃刻云煙變朝夕。
    有時點染入毫忽,決眥未須論寸尺。
    平看側睨部位勻,疊見層分了無隔。

    112 《不寐十首》 宋·方回

    夜眠才合眼,即見此諸公。
    骸骨已應朽,精神猶自通。
    老懷常忽忽,暮景極匆匆。
    知己恩難報,皇天識寸衷。

    113 《將游西池偶書》 宋·李處權

    去年客中愁,忽忽意未伸。
    歸來媚兒曹,行樂猶及辰。
    融怡帝鄉日,浩蕩天街春。
    物色豈不好,所思難重陳。

    114 《隴州神泉鋪后池》 宋·李復

    山腰綠映女郎祠,祠下泉通竹下池。
    時有游鯈自來去,只應曾見理鉤絲。

    115 《無文人上舍財鳩工建新安橋普濟眾生聞者許嘆》 宋·陸文圭

    高僧自有神通力,伏錫橫空反搭兩堤。
    會見大夫乘駟,寧無學士助腰尿。
    一溪帆影浪花轉,百尺欄桿石筍齊。
    有客天津閑信步,杜鵑聲裹夕陽西。

    116 《彭心齋諱逢源自作頌呈師師於一句下加三句》 宋·釋印肅

    妙哉心齋,淺入深埋。
    欲識神通并妙用,何妨運水及搬柴。

    117 《鄭通判母氏贊》 宋·釋正覺

    法喜為食,慈悲為舍。
    信佛是歸,視身如借。
    住正念以唯勤,趣外塵而無暇。
    機閑萬象光中,眼活髑髏眉下。
    彼亡也夢蝶露蟬,自得也云犀香麝。
    神游真凈兮天水同秋,心印妙明兮風月破夜。

    118 《古風一首奉送淳叟太博通守豫章》 宋·喻良能

    劉侯精神秋隼緊,高論懸河傾不盡。
    至尊動卮色嗟諤,權幸切齒畏謇謇。
    致君未覺賈誼疏,濟時尚嫌馬周窘。
    三年博士向見治,萬卷蟠胸一何敏。

    119 《愚公移山》 先秦·列御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初中文言文寓言故事

    120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 關于自通神的詩詞 描寫自通神的詩詞 帶有自通神的詩詞 包含自通神的古詩詞(64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