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自足樂的詩詞(795首)

    161 《畏途》 宋·姜特立

    畏途謝排斥,造物遂初志。
    彼雖快其私,我獨佩嘉惠。
    愛憎有回牙,恩怨或倒置。
    得馬豈君福,鑿渠真我利。

    162 《送客乘騾足跋口占示同行》 宋·李洪

    欲趁江頭送客風,蹇騾難強逐驕驄。
    漫夸歷塊過燕市,自笑乘船似越儂。
    從此上車慚著作,肯令折臂老新豐。
    釣車魚具平生樂,得失真宜付塞翁。

    163 《喜雨次韻併呈郡守吳居父》 宋·樓鑰

    洗印日無幾,載芟春已祈。
    龍神來鄮嶺,香炷爇流眉。
    自笑受廛許,堪為學稼遲。
    洋洋添野水,已足樂吾饑。

    164 《清平閣》 宋·虞儔

    律身端合勵冰清,蒞政尤須稱物平。
    知是夫君深寓意,雅宜斯閣遂安名。
    池幽自足龜魚樂,林靜休教蟲鳥鳴。
    況復官間州似斗,不妨時此濯塵纓。

    165 《自王園歸約諸友山行》 宋·衛宗武

    天不憐我老且貧,荒逕不可酬華春。
    遂令東里互邀致,借之雙圃娛芳辰。
    癡云釀雨雨旋止,霽日含輝更清美。
    花間盡晷得盤桓,但費東君為料理。

    166 《耕漁處》 宋·衛宗武

    清漣萬頃渟為湖,湛湛一鏡涵太虛。
    基旁鱗次田莓莓,四望沃若皆膏腴。
    蔬畦麥隴間碧樹,洲蘋岸蓼連平蕪。
    水村落照晚鐘寺,中有一山成畫圖。

    167 《橫逆自廣三絕》 宋·陳淳

    樂天一說見軻書,豈是高談強解渠。
    牛馬蚊虻無足校,不須芥蔕此襟裾。

    168 《寄題曹氏居竹》 宋·方回

    維古修竹鄉,君子世此居。
    厥壤既宜竹,種竹環其廬。
    根不取馬箠,筍不供盤蔬。
    永保歲寒盟,子孫樂只且。

    169 《偶述》 宋·黃庚

    漂泊江湖祗自鄰,人生窮達信關天。
    老來于祿心灰矣,貧不求人氣浩然。
    五斗豈能留靖節,一瓢亦足樂顏淵。
    客來問我生涯事,閉戶開書對圣賢。

    170 《次韻潘天英自感》 宋·于石

    處士柴桑屋,將軍細柳營。
    窮通觀世變,離合見人情。
    花不求春艷,器當思晚成。
    窩中足安樂,何必傳無名。

    171 《遣興》 宋·喻良能

    山園近寒食,春事總芳菲。
    風暖鵓鴣語,日長蝴蝶飛。
    花光明醉眼,草色凈塵衣。
    自足家居樂,為生未覺非。

    172 《四月二十九日坐直廬讀山谷效東坡作薄薄酒二》 宋·喻良能

    薄薄酒,勝獨醒。
    丑丑婦,勝鰥煢。
    笙歌鼎沸不須羨,松風滿耳自足聽。
    前遮后擁未必樂,邀月對影堪娛情。

    173 《題圓通寺至樂亭次待制王公韻》 宋·喻良能

    地偏境自佳,煙云繞孤屋。
    寒聲渺疏松,翠影澹修竹。
    林深桂花晚,微風度馀馥。
    特用永歲年,聊足媚幽獨。

    174 《歸去來兮辭·并序》 魏晉·陶淵明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
    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
    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
    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抒情向往歸隱田園

    175 《將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樂府唐詩三百首詠物抒情哲理宴飲

    176 《移居二首》 魏晉·陶淵明

    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
    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
    敝廬何必廣,取足蔽床席。

    田園生活友情

    177 《諫太宗十思疏》 唐·魏征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望國 一作:思國)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勸諫寓理

    178 《喜雨亭記》 宋·蘇軾

    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書;漢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孫勝敵,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齊,其示不忘一也。

    古文觀止詠物寫雨憂國憂民

    179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180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 關于自足樂的詩詞 描寫自足樂的詩詞 帶有自足樂的詩詞 包含自足樂的古詩詞(79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