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自誦的詩詞(583首)

    481 《式賢和杜夔府百韻過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筆力乃》 宋·方岳

    林壑黃昏外,衡門紫翠邊。
    火耕今已老,云臥幾何年。
    棋斂將殘局,篙回興盡船。
    畫麟真已矣,騎犢適悠然。

    482 《次韻十二神體》 宋·方岳

    鼠技歇窮誰比數,牛衣政可眠春雨。
    虎窺九關高莫捫,兔禿千毫老無補。
    龍嬰鱗逆事可驚,蛇畫足添心獨苦。
    馬寧坂下困鹽車,羊勿夢中翻菜圃。

    483 《即席贈太陽山極圓上人》 宋·衛宗武

    招提幾百載,其來自唐室。
    屢此系扁舟,過門不暇入。
    豈圖今之行,招攜敘舊室。
    遂停欲歸櫂,重整倦游屐。

    484 《知足》 宋·衛宗武

    束發至皓首,雅意在林谷。
    退閒十五年,一官如脫梏。
    抱關尋故步,謬語不可贖。
    投紱賦歸來。

    485 《寄臺教王吉甫》 宋·陳著

    直溪之水清且洌,可以沃我老枯渴。
    直溪之風空且闊,可以舒我窮郁結。
    自聞西來飛霞佩,使我南望片云隔。
    苦無筋力抗塵埃,徒有心事交冰雪。

    486 《六月五日大風雨水弟觀有詩道其事因和之》 宋·陳著

    自古人間多水旱,人事盡時功過半。
    區區事空不事實,三代以后人心亂。
    吾鄉薄產寄山溪,崎嶇隨勢無尺齊。
    受水通灌盍預備,堤防以石堰筑泥。

    487 《新揭州學扁鄉人求賦》 宋·陳著

    芹水揚新波,杏壇敷新陰。
    春風年年事,乃有春如今。
    薰薰禮義香,洋洋弦誦音。
    但看此身貴,遐不在玉金。

    488 《贈霆伯侄》 宋·姚勉

    靈源聚英氣,融作云霞精。
    霆伯挹其秀,胸府懷光晶。
    誦書過萬卷,落筆超群英。
    文章有余力,武詩吟性情。

    489 《送周縣尉滿秩歸》 宋·姚勉

    自古高安欠學宮,新庠贊立竟誰功。
    青青子佩爭弦誦,總在先生化育中。

    490 《館中送鄭著作》 宋·馬廷鸞

    士為欲心縛,蝸牛粘壁枯。
    榮華不盈睫,咎責彌八區。
    不有君子人,中流誰一壺。
    公懷天臺秋,夙昔廊廟須。

    491 《和慮可庵悲秋十首》 宋·何夢桂

    秋風來大地,萬里成丘墟。
    床頭何所有,惟有一卷書。
    曳綜朗長誦,環堵樂有余。
    自笑飯顆山,少陵真腐儒。

    492 《寄仵判院八首》 宋·華岳

    自慚兒女總江湖,鴻雁不來音訊疏。
    且喜北堂珠玉眷,團圞環誦道家書。

    493 《題童壽卿博雅堂》 宋·王炎

    會道莫如約,要識胸中真。
    講學亦貴博,不廢紙上陳。
    王充與李邕,世豈無若人。
    中秘未許見,市肆何所聞。

    494 《汪直卿相招子大先至有詩炎后至子大再至因次》 宋·王炎

    筍輿嘔軋度何許,水滿東皋新過雨。
    主人倒屣出門迎,喜氣津津貫眉宇。
    別易會難宜少留,清談絕倒殊不休。
    青衿誦詩勸客飲,客亦歌然爭旅酬。
    向來青鬢今白首,自古交情難耐久。
    從今乘興時一來,請屬細君多釀酒。

    495 《點絳唇 高照 先生,宋朝遺老也,嘗有長短》 元·邵亨貞

    每育之,自可想見屯落秋深景物。
    近見吳野舟誦,而涵詠不已,有當予心,故述即景,且期后約。
    極目平蕪,渚寒煙暝秋波遠。
    鳧鶯散亂。

    496 《點絳唇 高照 先生,宋朝遺老也,嘗有長短》 元·邵亨貞

    每育之,自可想見屯落秋深景物。
    近見吳野舟誦,而涵詠不已,有當予心,故述即景,且期后約。
    極目平蕪,渚寒煙暝秋波遠。
    鳧鶯散亂。

    497 《河傳 樂府十擬,弁陽老人為古人所未為·素》 元·邵亨貞

    一出新意矣。
    暇日先生以詞寄示,且徵予作,既又獲見橋李諸俊用所擬,益切奇出,閱誦累日無厭。
    因悟古人作長短句,若慢則音節氣概,人各不類,往往自民一家。
    至于令則律調步武句語,若無大相遠者,間有奇語,不過命以新意,亦未見其各成一家也。

    498 《河傳 樂府十擬,弁陽老人為古人所未為·素》 元·邵亨貞

    一出新意矣。
    暇日先生以詞寄示,且徵予作,既又獲見橋李諸俊用所擬,益切奇出,閱誦累日無厭。
    因悟古人作長短句,若慢則音節氣概,人各不類,往往自民一家。
    至于令則律調步武句語,若無大相遠者,間有奇語,不過命以新意,亦未見其各成一家也。

    499 《圣葫蘆》 元·王哲

    這一葫蘆兒有神靈。
    會會做惺惺。
    占得逍遙真自在,頭邊口里,長是誦仙經。
    把善因緣,卻腹中盛。
    凈凈轉清清。
    玉杖挑將何處去,緊隨師父,云水是前程。

    500 《西江月·不在瞻星禮月》 元·侯善淵

    不在瞻星禮月,何須誦戒看經。
    今朝與汝付叮嚀。
    生死須憑性命。
    道啟遍知無上,神通法界圓明。
    不勞作用自功成。
    志在無為清凈。

    * 關于自誦的詩詞 描寫自誦的詩詞 帶有自誦的詩詞 包含自誦的古詩詞(58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