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自語端的詩詞(344首)
181
《雜詩》 唐·韓愈
古史散左右,詩書置后前。
豈殊蠹書蟲,生死文字間。
古道自愚蠢,古言自包纏。
當今固殊古,誰與為欣歡。
182
《百舌吟》 唐·劉禹錫
曉星寥落春云低,初聞百舌間關啼。
花樹滿空迷處所,搖動繁英墜紅雨。
笙簧百囀音韻多,黃鸝吞聲燕無語。
183
《董公詩》 唐·張籍
誰主東諸侯,元臣隴西公。
旌節居汴水,四方皆承風。
在朝四十年,天下誦其功。
相我明天子,政成如太宗。
189
《誡兒侄八百字》 宋·范質
去上初釋褐,一命列蓬丘。
青袍春草色,白紵棄如仇。
適會龍飛慶,王澤天下流。
爾得六品階,無乃太為優。
190
《為簡公約賦素琴堂》 宋·郟僑
素琴之堂虛且清,素琴之韻淪杳冥。
神閑意定默自鳴,宮商不動誰與聽。
堂中道人骨不俗,貌龐形端顏瑩玉。
我嘗見之醒心目,寧必絲桐弦斷續。
192
《答盈盈》 未知·王山
東風艷艷桃李忪,花圍春入屠酥濃。
龍腦透縷鮫綃紅,鴛鴦十二羅芙蓉。
盈盈初見十六,眉試青膏鬢垂綠。
道字不正嬌滿懷,學得襄陽大堤曲。
193
《贈徐子虛畫魚》 宋·王佐才
我嘗放意游江湖,喜從釣叟觀真魚。
有時臨溪行復坐,秋水無風魚自如。
鱗鱗鬣滑隨上下,回旋戲躍形皆殊。
兩兩相逢若對語,聚頭戢戢搖雙須。
195
《贈別從甥高五》 唐·李白
魚目高泰山,不如一玙璠。
賢甥即明月,聲價動天門。
能成吾宅相,不減魏陽元。
自顧寡籌略,功名安所存。
196
《次韻信都公石枕蘄簟》 宋·王安石
端溪琢枕綠玉色,蘄水織簟黃金紋。
翰林所寶此兩物,笑視金玉如浮云。
都城六月招客語,地上赤日流黃塵。
燭龍中天進無力,客主歊然各疲劇。
197
《瑞草橋道中作》 宋·陸游
經年簿書無少暇,款段今朝欣一跨。
瑞草橋邊水亂流,青衣渡口山如畫。
老翁醉著看龍鍾,小婦出窺聞婭奼。
荒陂吹笛晚呼牛,古路倚梯晨釆柘。
199
《啼鳥》 宋·歐陽修
窮山候至陽氣生,百物如與時節爭。
官居荒涼草樹密,撩亂紅紫開繁英。
花深葉暗耀朝日,日暖眾鳥皆嚶鳴。
鳥言我豈解爾意,綿蠻但愛聲可聽。
200
《戲作常娥責》 宋·梅堯臣
我昨既賦白兔詩,笑他常娥誠自癡。
正值十月十五夜,月開冰團上東籬。
畢星在傍如張羅,固謂走失應無疑。
不意常娥早覺怒,使令烏鵲繞樹枝。
* 關于自語端的詩詞 描寫自語端的詩詞 帶有自語端的詩詞 包含自語端的古詩詞(34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