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自薦的詩詞(729首)

    341 《賜方教授詩(三首)》 明·朱椿

    伊昔開東閣,相看眼獨青。
    文章奏金石,衿佩睹儀刑。
    應世游三輔,焉能困一經。
    前星垂炳耀,染翰侍彤庭。

    342 《為張藻仲題高文璧畫抱琴圖》 明·邾經

    聽鶴亭前春澹沱,宿雨猶含百花妥。
    已愁三月酒船空,宣也抱琴能覓我。
    為言來自青衣洞,載得官醪滿書舸。
    青衣仙人期遠游,紫鸞將車尚虛左。

    343 《書林逋詩后》 宋·蘇軾

    吳儂生長湖山曲,呼吸湖光飲山淥。
    不論世外隱君子,傭兒販婦皆冰玉。
    先生可是絕俗人,神清骨冷無由俗。
    我不識君曾夢見,瞳子了然光可燭。

    344 《顏闔》 宋·蘇軾

    顏闔古有道,躬耕自衣食。
    區區魯小邦,不足隱明德。
    軺軒來我門,聘幣繼金璧。
    山門應使者,耕稼不謀國。

    345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宋·蘇軾

    南村諸楊北村盧,(謂楊梅、盧橘也。
    )白花青葉冬不枯。
    垂黃綴紫煙雨里,特與荔支為先驅。
    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

    346 《入峽》 宋·蘇軾

    自昔懷幽賞,今茲得縱探。
    長江連楚蜀,萬派瀉東南。
    合水來如電,黔波綠似藍。
    余流細不數,遠勢競相參。

    347 《鰒魚行》 宋·蘇軾

    漸臺人散長弓射,初啖鰒魚人未識。
    西陵衰老繐帳空,肯向北河親饋食。
    兩雄一律盜漢家,嗜好亦若肩相差。
    ?莽、操皆嗜鰒魚。

    348 《上巳日與二子迨過游涂山荊山記所見》 宋·蘇軾

    此生終安歸,還軫天下半。
    朅來乘樏廟,復作微禹嘆。
    (昔自南河赴杭州過此,蓋二十二年矣。
    )従祠及彼呱,(有啟廟。

    349 《雷州八首?此為秦觀作?》 宋·蘇軾

    白發坐鉤黨,南遷瀕海州。
    灌園以餬口,身自雜蒼頭。
    籬落秋暑中,碧花蔓牽牛。
    誰知把鋤人,舊日東陵侯。

    350 《次韻滕元發許仲途秦少游》 宋·蘇軾

    二公詩格老彌新,醉后狂吟許野人。
    坐看青丘吞澤芥,自慚黃潦薦溪蘋。
    兩邦旌纛光相照,十畝鋤犁手自親。
    何似秦郎妙天下,明年獻頌請東巡。

    351 《送任伋通判黃州兼寄其兄孜》 宋·蘇軾

    吾州之豪任公子,少年盛壯日千里。
    無媒自進誰識之,有才不用今老矣。
    別來十年學不厭,讀破萬卷詩愈美。
    黃州小郡隔溪谷,茅屋數家依竹葦。

    352 《遷居》 宋·蘇軾

    前年家水東,回首夕陽麗。
    去年家水西,濕面春雨細。
    東西兩無擇,緣盡我輒逝。
    今年復東徙,舊館聊一憩。

    353 《喬太博見和復次韻答之》 宋·蘇軾

    百年三萬日,老病常居半。
    其間互憂樂,歌笑雜悲嘆。
    顛倒不自知,直為神所玩。
    須臾便堪笑,萬事風雨散。

    354 《七月二十四日以久不雨出禱磻溪是日宿虢縣二》 宋·蘇軾

    所建也夜久不寐見壁有前縣令趙薦留名有懷其人龕燈明滅欲三更,欹枕無人夢自驚。
    深谷留風終夜響,亂山銜月半床明。
    故人漸遠無消息,古寺空來有姓名。
    欲向磻溪問姜叟,仆夫屢報斗杓傾。

    355 《答任師中家漢公(一題:奉和師中丈漢公兄見》 宋·蘇軾

    先君昔未仕,杜門皇祐初。
    道德無貧賤,風采照鄉閭。
    何嘗疏小人,小人自闊疏。
    出門無所詣,老史在郊墟。

    356 《遷居(有引)》 宋·蘇軾

    吾紹圣元年十月二日至惠州,寓合江樓,是月十八日遷于嘉祐寺。
    二年三月十九日復遷于合江樓,三年四月二十日復歸于嘉祐寺。
    時方卜筑白鶴峰之上,新居成,庶幾其少安乎。
    前年家水東,回首夕陽麗。

    357 《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 宋·王安石

    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
    盤根雖巨壯,其末乃修纖。
    去縣尚百里,側身勇前瞻。
    蕭條煙嵐上,縹緲浮青尖。

    358 《留簡伯俊》 宋·范成大

    我昔賦遠游,萬里無親朋。
    惟君同懷抱,相從共茵憑。
    踰嶺穿瘴茅,捫參倚枯藤。
    隨行一瓶缽,澹如云水僧。

    359 《送裴仲謨》 宋·秦觀

    君才出於德,妙高如匠石。
    但見廣廈成,不見斧斤跡。
    厚為諸兄奉,自奉頗云嗇。
    三先陽亢宗,薄俗有慚色。

    360 《書感》 宋·陸游

    常記當年賦子虛,公卿交口薦相如。
    豈知鶴發殘年叟,猶讀蠅頭細字書。
    出處幸逃千載笑,功名從負此心初。
    荒園落葉紛如積,日暮歸來自荷鋤。

    * 關于自薦的詩詞 描寫自薦的詩詞 帶有自薦的詩詞 包含自薦的古詩詞(72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