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自激的詩詞(662首)

    241 《觀潮》 宋·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
    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
    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

    初中文言文寫景散文

    242 《與朱元思書》 南北朝·吳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初中文言文書信寫景山水

    243 《陳涉世家》 兩漢·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初中文言文詠史傳記敘事

    244 《前出師表》 兩漢·諸葛亮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
    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勵志勸勉

    245 《蘭亭集序/蘭亭序》 魏晉·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宴飲離別感傷感嘆人生

    246 《張衡傳》 兩漢·范曄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
    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
    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
    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高中文言文贊美寫人傳記

    247 《沁園春·長沙》 現代·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高中古詩寫景抒懷壯志

    248 《詠霍將軍北伐》 南北朝·虞羲

    擁旄為漢將,汗馬出長城。
    長城地勢險,萬里與云平。
    涼秋八九月,虜騎入幽并。
    飛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

    詠史懷古愛國壯志

    249 《重贈盧諶》 魏晉·劉琨

    握中有懸璧,本自荊山璆。
    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濱叟。
    鄧生何感激,千里來相求。
    白登幸曲逆,鴻門賴留侯。

    典故抒懷抱負勸勉

    250 《黃河行》 元·貢泰父

    黃河水,水闊無邊深無底,其來不知幾千里。
    或云昆侖之山出西紀,元氣融結自茲始。
    地維崩兮天柱折,于是橫奔逆激日夜流不已。
    九功歌成四載止,黃熊化作蒼龍尾。

    黃河

    251 《送江陵薛侯入覲序》 明·袁宏道

    當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張甚。
    郡邑之良,泣而就逮。
    侯少年甫任事,人皆為侯危。
    侯笑曰:“不然。

    送別贊頌寫人序文

    252 《送孟東野序》 唐·韓愈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
    水之無聲,風蕩之鳴。
    其躍也,或激之;其趨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
    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

    古文觀止議論序文

    253 《游俠列傳序》 兩漢·司馬遷

    韓子曰:“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二者皆譏,而學士多稱于世云。
    至如以術取宰相、卿、大夫,輔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無可言者。
    及若季次、原憲,閭巷人也,讀書懷獨行君子之德,義不茍合當世,當世亦笑之。

    古文觀止游俠傳記

    254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255 《與韓荊州書》 唐·李白

    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豈不以有周公之風,躬吐握之事,使海內豪俊,奔走而歸之,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所以龍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于君侯。
    愿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穎脫而出,即其人焉。
    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

    古文觀止薦書

    256 《小石城山記》 唐·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徑北,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而川分,有積石橫當其垠。
    其上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塢,有若門焉。
    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良久乃已。
    環之可上,望甚遠,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益奇而堅,其疏數偃仰,類智者所施設也。

    古文觀止山水游記詠物抒懷

    257 《上樞密韓太尉書》 宋·蘇轍

    太尉執事: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
    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
    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

    古文觀止書信

    258 《司馬季主論卜》 明·劉基

    東陵侯既廢,過司馬季主而卜焉。
    季主曰:“君侯何卜也?”東陵侯曰:“久臥者思起,久蟄者思啟,久懣者思嚏。
    吾聞之蓄極則泄,閟極則達。
    熱極則風,壅極則通。

    古文觀止寓理對話

    259 《信陵君救趙論》 明·唐順之

    論者以竊符為信陵君之罪,余以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
    夫強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臨趙,趙必亡。
    趙,魏之障也。
    趙亡,則魏且為之后。

    古文觀止史論

    260 《青霞先生文集序》 明·茅坤

    青霞沈君,由錦衣經歷上書詆宰執,宰執深疾之。
    方力構其罪,賴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譴,徙之塞上。
    當是時,君之直諫之名滿天下。
    已而,君纍然攜妻子,出家塞上。

    古文觀止文集序文

    * 關于自激的詩詞 描寫自激的詩詞 帶有自激的詩詞 包含自激的古詩詞(6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