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自棹的詩詞(555首)
281
《過蘇州》 宋·蘇舜欽
東出盤門刮眼明,蕭蕭疎雨更陰晴。
綠楊白鷺俱自得,近水遠山皆有情。
萬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羈苦俗人輕。
無窮好景無緣住,旅棹區區暮亦行。
282
《相和歌辭·江南曲》 唐·陸龜蒙
為愛江南春,涉江聊采蘋。
水深煙浩浩,空對雙車輪。
車輪明月團,車蓋浮云盤。
云月徒自好,水中行路難。
遙遙洛陽道,夾岸生春草。
寄語棹船郎,莫夸風浪好。
285
《題龍隱巖》 宋·方信孺
春波飽微淥,斗柄函空明。
方舟貫巖腹,鵝鸛相酬鳴。
仰窺穹窿頂,宛轉百怪呈。
僅余鱗甲碎,不見頭角獰。
286
《將抵家遇雨》 宋·鄭會
遄車偏值雨連天,疲馬難支又上船。
樹杪鴉兵催急棹,渡頭漁火鎖寒煙。
論心知己期將近,念子慈親望久懸。
自笑歸裝無一物,就中強半是詩篇。
287
《詩一首》 宋·蔡襄
萬疊青山拔空起,一道長江清澈底。
隔岸蒼茫不見人,人家多在晴云里。
匡廬五老蓬萊山,滄洲白鷺煙波間。
隨風客棹任來去,落日樵歌自往還。
290
《盤江行》 明·何景明
四山壁立色如赭,盤江橫流絕壁下。
驚濤赴壑奔萬牛,峻坂懸空容一馬。
危叢古樹何陰森,尋常行客誰敢臨。
徭婦清晨出深洞,虎辟白晝行空林。
291
《龍隱巖》 宋·李師中
春波飽微綠,斗柄涵虛明。
方舟貫巖腹,鵝鸛相酬鳴。
仰窺穹窿頂,宛轉百怪呈。
僅余鱗甲碎,不見頭角獰。
293
《檢校金蓋別業》 宋·周弼
獨棹一溪云,山回景自分。
露花藏岸勢,風葉亂泉紋。
短箭催年急,微陽近草曛。
斷猿將落木,清夜不堪聞。
294
《煙雨樓》 宋·葉隆禮
傍家亭館占湖東,寂寞為鄰祗陸公。
竹樹一堤如有礙,乾坤萬象自無窮。
棹歌遠入秋波綠,塔影中分晚照紅。
尊酒待游煙雨景,畫圖著我笠蓑翁。
296
《摸魚子 并序 中執法安陽公初度之辰, 熙賦》 元·馬熙
首句,為新得園池,成公志也。
公洎可行都司各和二首,楨和二首。
既而可行董浚筑之役,竣事,復八賡公韻,公亦和之,愈出而愈奇,有本者如是夫。
公命熙復賡,而鼯技窮矣,搜枯得九首,并倡為十闋,謹錄以呈,優希指教買陂塘旋栽楊柳,參知綠野機務。
297
《摸魚子 并序 中執法安陽公初度之辰, 熙賦》 元·馬熙
首句,為新得園池,成公志也。
公洎可行都司各和二首,楨和二首。
既而可行董浚筑之役,竣事,復八賡公韻,公亦和之,愈出而愈奇,有本者如是夫。
公命熙復賡,而鼯技窮矣,搜枯得九首,并倡為十闋,謹錄以呈,優希指教買陂塘旋栽楊柳,參知綠野機務。
298
《朝中措 桃源圖》 元·善住
桃源傳自武陵翁。
遙隔白云中。
漫說人間無路,豈知一棹能通。
紅英夾岸,霞蒸遠近,爛漫東風。
將謂神仙別境,雞鳴犬呔還同。
299
《朝中措 桃源圖》 元·善住
桃源傳自武陵翁。
遙隔白云中。
漫說人間無路,豈知一棹能通。
紅英夾岸,霞蒸遠近,爛漫東風。
將謂神仙別境,雞鳴犬呔還同。
300
《白云亭》 元·李晏
白云亭上白云秋,桂棹蘭槳記昔游。
往事已隨流水去,青山空對夕陽愁。
興亡翻手成舒卷,今古無心自去留。
獨倚西風一惆悵,數聲柔櫓下汀州。
* 關于自棹的詩詞 描寫自棹的詩詞 帶有自棹的詩詞 包含自棹的古詩詞(55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