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自案的詩詞(503首)

    381 《詩呈監試》 宋·馮時行

    筆陣詞鋒已破堅,深深簾幕度微煙。
    紛袍幸免催詩雨,堆案何堪造傍天。
    走馬共知難看錦,得魚自笑已忘筌。
    芙蓉豈待春風力,偶失知音勿斷弦。

    382 《登洪雅明月樓與陳舜弼楊養源任道夫孫彥和探》 宋·馮時行

    秋風吹征衣,我來亦何有。
    長笑泉石間,邂逅得良友。
    飛屐凌長煙,相與濯世垢。
    凈宇閟寒藤,杰閣架層阜。

    383 《題衛太尉巖集圖》 宋·曹勛

    衛公雅志安林泉,稟生似無塵土緣。
    英標孤映出群鶴,姿儀密際三界仙。
    居臨山麓絕煥麗,楚楚松竹相后先。
    幽巖嵌空截綠玉,嘉木蔭映搖蒼煙。

    384 《次李提舉過南園飲散賦詩韻》 宋·曹勛

    小山叢薄棲南郭,蘭若蔽虧如間錯。
    竹色低侵幾案涼,海云常壓波濤惡。
    遣愁五字了未有,取醉一樽良可托。
    折簡敢致先生游,俎豆陶匏殊寂寞。

    385 《送英州推官》 宋·胡寅

    素業平生筆硯交,粗官何事管榜敲。
    自傷放逐生中熱,時對清風解外膠。
    掞藻更窺青玉案,分甘常記綠羅袍。
    扁舟北上英州幕,卜吉應逢泰拔茅。

    386 《以墨一品餉叔夏》 宋·胡寅

    人墨兩相磨,此語昔賢嘆。
    平生幾兩屐,何用積不散。
    未忘文字耳,四寶且同案。
    陶泓有潤澤,毛穎稱詞翰。

    387 《挽程朝議二首》 宋·吳芾

    兵革連年苦亂離,江東耆舊日衰微。
    身兼五福如公少,眼見重孫自古稀。
    未厭案頭翻貝葉,方榮堂上戲斑衣。
    東風忽破南柯夢,回首音容涕淚揮。

    388 《次韻沈漕使寄和碧云亭之作》 宋·吳芾

    衰年壓塵勞,久念作凈觀。
    奉祠還故山,閱歲更過半。
    草草結茅廬,雖無輪與奐。
    水作綠羅衣,山為青玉案。

    389 《題碧云亭》 宋·吳芾

    累土創新亭,本擬還舊觀。
    或言舊亭庳,視此才及半。
    我方安樸拙,豈敢事輪奐。
    言念夢幻身,終日困幾案。

    390 《謝馮濟遠惠端硯》 宋·李石

    學道本屢空,所積豈為貧。
    我生無長物,有輒恐累身。
    挾塊公子伯,陶土帝者仁。
    可惜水玉姿,下與瓦礫親。

    391 《再和》 宋·王之望

    珠璣百斛何人付,公有詩筒來不住。
    出塵秀句若霞摛,走筆豪篇逾響赴。
    吟字一字不知老,朝作千篇猶未暮。
    秋天鴻鵠翥浮云,平地驊騮驅熟路。

    392 《舟至都昌初見廬阜連日陰雨忽爾晚晴云氣頓收》 宋·王之望

    久思廬山游,忽至左蠡曲。
    倚船初一望,秀色溢我目。
    百里堆翠黛,千峰矗寒玉。
    陰云知我來,收斂入山腹。

    393 《和史志道侍郎游朝陽巖》 宋·曾協

    簿書堆案阻尋幽,想像高人物外游。
    自昔品題多北客,故知物象勝中州。
    云經亂石余膏潤,煙過懸崖自去留。
    暫俯澄潭倚蒼壁,已疑身世在鰲頭。

    394 《別費檢正二首》 宋·李流謙

    香案前頭自乞歸,歸心選逐雁西飛。
    豈關松菊吾身重,偶托莼鱸此意微。
    行樂不妨千騎擁,照人何必萬釘圍。
    兒曹悵惜先生笑,付與醇醪定是非。

    395 《陸使君祠二首》 宋·李流謙

    山為一案峙,水恰面前流。
    自是神靈宅,非從槁殼謀。
    風聲分井絡,云氣接瀛邱。
    炯炯誰相領,焚香發半秋。

    396 《送何子應少卿赴召》 宋·李流謙

    持竿野叟踏帝腹,太史占星驚變色。
    白衣山人侍黃衣,軍中指點相嘆息。
    云龍契遇固疇曩,千載一合非人力。
    羊裘盧沙竟何補,坐視生民自肥瘠。

    397 《送楊嗣清國錄出倅廣漢》 宋·李流謙

    岱宗崢嶸乃為岳,丈夫可不志特達。
    平生論人每如此,楊子入眼吁為愕。
    清班突見頎而長,開口四坐薄曉霜。
    自言磈磊不可茹,正須一吐空肝腸。

    398 《送米與人》 宋·姜特立

    乞米未作廉,送米豈為辱。
    且炊子美飯,試伯慁伯夷腹。
    雖無乳烝豚,便可蔬當肉。
    料得賢孟光,舉案歡自足。

    399 《冬至前》 宋·李洪

    隱居慵出人嫌癖,樂靜安閒只自憐。
    窗眼白駒催短晷,案頭黃卷遣長年。
    南枝春信應先透,北陸寒凝勢更堅。
    地下一陽何日復,千林枯木已欣然。

    400 《錦鏡》 宋·樓鑰

    兩溪赴壑若奔虬,此地端能截眾流。
    三版放開千丈雪,一匳清徹四山秋。
    幾年空自存公案,今日重新指路頭。
    珍重老師成勝事,清名當與此山留。

    * 關于自案的詩詞 描寫自案的詩詞 帶有自案的詩詞 包含自案的古詩詞(50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