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自擘的詩詞(153首)

    21 《有獺吟》 唐·劉禹錫

    有獺得嘉魚,自謂天見憐。
    先祭不敢食,捧鱗望青玄。
    人立寒沙上,心專眼悁悁。
    漁翁以為妖,舉塊投其咽。

    贈別俠客

    22 《月蝕詩》 唐·盧仝

    新天子即位五年,歲次庚寅,斗柄插子,律調黃鐘。
    森森萬木夜僵立,寒氣赑屃頑無風。
    爛銀盤從海底出,出來照我草屋東。

    23 《望云騅馬歌》 唐·元稹

    憶昔先皇幸蜀時,八馬入谷七馬疲。
    肉綻筋攣四蹄脫,七馬死盡無馬騎。
    天子蒙塵天雨泣,巉巖道路淋漓濕。

    24 《輕肥》 唐·白居易

    意氣驕滿路,鞍馬光照塵。
    借問何為者,人稱是內臣。
    朱紱皆大夫,紫綬或將軍。
    (或 一作:悉)

    宴會憤懣憂民

    25 《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唐·白居易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順山。
    去山四五里,先聞水潺湲。
    自茲舍車馬,始涉藍溪灣。

    26 《長恨歌》 唐·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唐詩三百首寫人愛情諷喻敘事長詩

    27 《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 唐·白居易

    圣代元和歲,閑居渭水陽。
    不才甘命舛,多幸遇時康。
    朝野分倫序,賢愚定否臧。
    重文疏卜式,尚少棄馮唐。

    28 《寄內兄和州崔員外十二韻》 唐·杜牧

    歷陽崔太守,何日不含情。
    恩義同鐘李,塤篪實弟兄。
    光塵能混合,擘畫最分明。
    臺閣仁賢譽,閨門孝友聲。

    29 《李夫人三首》 唐·李商隱

    一帶不結心,兩股方安髻。
    慚愧白茅人,月沒教星替。
    剩結茱萸枝,多擘秋蓮的。
    獨自有波光,彩囊盛不得。

    30 《李夫人三首》 唐·李商隱

    一帶不結心,兩股方安髻。
    慚愧白茅人,月沒教星替。
    剩結茱萸枝,多擘秋蓮的。
    獨自有波光,彩囊盛不得。

    31 《燕臺四首·春》 唐·李商隱

    風光冉冉東西陌,幾日嬌魂尋不得。
    蜜房羽客類芳心,冶葉倡條遍相識。
    暖藹輝遲桃樹西,高鬟立共桃鬟齊。

    32 《紀夢游甘露寺(寺在京口北固山上)》 唐·陸龜蒙

    昔臥嵩高云,云窗正寒夕。
    披裘忽生夢,似到空王宅。
    峨天一峰立,欄楯橫半壁。
    級倚綠巔差,關臨赤霄辟。

    33 《小游仙詩九十八首》 唐·曹唐

    玉簫金瑟發商聲,桑葉枯干海水清。
    凈掃蓬萊山下路,略邀王母話長生。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
    萬樹琪花千圃藥,心知不敢輒形相。

    34 《乞彩箋歌》 唐·韋莊

    浣花溪上如花客,綠闇紅藏人不識。
    留得溪頭瑟瑟波,潑成紙上猩猩色。
    手把金刀擘彩云,有時剪破秋天碧。

    35 《乞彩箋歌》 唐·韋莊

    浣花溪上如花客,綠闇紅藏人不識。
    留得溪頭瑟瑟波,潑成紙上猩猩色。
    手把金刀擘彩云,有時剪破秋天碧。

    36 《城南聯句》 唐·韓愈

    竹影金瑣碎, ——孟郊
    泉音玉淙琤.琉璃剪木葉, ——韓愈
    翡翠開園英。
    流滑隨仄步, ——孟郊

    37 《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唐·花蕊夫人

    五云樓閣鳳城間,花木長新日月閑。
    三十六宮連內苑,太平天子住昆山。
    會真廣殿約宮墻,樓閣相扶倚太陽。
    凈甃玉階橫水岸,御爐香氣撲龍床。

    38 《懷武夷紅石子二首》 唐·貫休

    常思紅石子,獨自住山椒。
    窗外猩猩語,爐中姹姹嬌。
    乳香諸洞滴,地秀眾峰朝。
    曾見奇人說,煙霞恨太遙。

    39 《七言》 唐·呂巖

    金丹一粒定長生,須得真鉛煉甲庚。
    火取南方赤鳳髓,水求北海黑龜精。
    鼎追四季中央合,藥遣三元八卦行。

    40 《仙掌銘》 唐·獨孤及

    陰陽開闔,元氣變化,泄為百川,凝為崇山,山川之作,與天地并,疑有真宰而未知尸其功者。
    有若巨靈赑屃,攘臂其間,左排首陽,右拓太華,絕地軸使中裂,坼山脊為兩道,然后導河而東,俾無有害,留此巨跡于峰之巔。
    后代揭厲于玄蹤者,聆其風而駭之,或謂詼詭不經,存而不議。
    及以為學者拘其一域,則惑于余方。

    * 關于自擘的詩詞 描寫自擘的詩詞 帶有自擘的詩詞 包含自擘的古詩詞(1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