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自在身的詩詞(1820首)

    61 《答李正議見貽》 宋·韓維

    如公舉世幾何人,八十年齡自在身
    處俗不繞諸有相,持心肯受一微塵。
    逢僧便出衣中寶,待士多陳席上珍。
    火宅未須生厭苦,不離當處豈非神。

    62 《寄微之通議》 宋·韓維

    十五年來自在身,晴天萬里見孤云。
    閑中密跡常同俗,老去忠言尚愛君。
    一坐精神歸素發,兩行歌舞避紅裙。
    早梅時節華燈夜,日佇車公共醉醺。

    63 《送知府王大夫》 宋·李新

    平生和氣滿襟春,往事飛鳧自在身
    風伯已驅天上霧,觀書仍起漢濱人。
    一鞭草色吟青嶂,幾刻花陰夢紫宸。
    從此唐衢哀世淚,為公無復更沾巾。

    64 《次韻天寧通老見貽》 宋·李彌遜

    病馀真是獨醒人,還我僧窗自在身
    竹杖芒鞋尋勝趣,齋盂禪板悟前因。
    江山臭味如相覓,猿鶴家風愿卜鄰。
    更有高人來著語,交游不怕白頭新。

    65 《和仲固春日村居即事十二絕》 宋·胡寅

    舊花一一斬新春,慰薦經行自在身
    且使緩開常照眼,莫教輕墮恐傷神。

    66 《和仁仲春日十絕》 宋·胡寅

    行春對酒滿壺頻,樂此春風自在身
    須信壺中春不老,何人作計強留春。

    67 《和陳澤民見寄》 宋·吳芾

    長年擾擾走紅塵,今日方還自在身
    行處湖光侵杖履,坐來山色照我巾。
    敢希寄傲陶元亮,且學躬耕鄭子真。
    猶恐風煙勞顧揖,未能終日作閒人。

    68 《暑退》 宋·姜特立

    歸臣林間十二春,心安日日是良辰。
    家居佛界清涼國,人住仙宮自在身
    無事入山尋阮客,有時擊壤助堯民。
    雖無高行追先隱,畢究田園樂亦真。

    69 《迎寺丞舅歸舟》 宋·曹彥約

    桂林使者赤松人,爭得匡廬自在身
    蟬蛻一官驚俗子,鸛鳴雙櫓壓江神。
    人生到此方為樂,世路新來可具陳。
    開盡朱門無鎖鑰,滿城桃李萬家春。

    70 《閒居六詠·晚步》 宋·岳珂

    抱病游從少,居閒醉醒頻。
    心懷喜無事,腳力尚隨人。
    野徑經行地,園亭自在身
    不妨歸步晚,長趁月華新。

    71 《寄湯卿》 宋·方岳

    書冊依官屋,何如自在身
    且無山得看,猶有竹相鄰。
    性野回書懶,詩癡易藁頻。
    便歸吾已俗,往往白鷗嗔。

    72 《人日》 宋·方岳

    柳思花情曉夜春,空山煙山亦精神。
    閒中富貴陽和月,靜處乾坤自在身
    久悟前三吾是客,又經上七日為人。
    一蓑耕綠山南北,有賦何煩問大鈞。

    73 《謁陸禮部歸偶成二首》 宋·張镃

    欲識清狂自在身,關門湖上獨經春。
    今朝正接黃梅雨,卻出沖泥訪故人。

    74 《送無灰酒周馬師口占三絕》 宋·劉宰

    寶璽來歸萬國春,海隅花鳥亦欣欣。
    皇恩更向將軍厚,乞與人間自在身

    75 《酬陳子與》 宋·劉宰

    門外秋光入句頻,門前積雨少來人。
    利名到底成何事,贏得江硝自在身

    76 《山居》 宋·陳杰

    深僻山居自在身,似僧有發俗無塵。
    讀殘貝葉都忘世,看足梅花不要春。
    嘖嘖樹間黃口小,悠悠道上白頭新。
    足非何與先生事,閒倚枯藤一欠伸。

    77 《承劉學錄示三山佳詠兼欲下旬仙鯉湖宿約以詩》 宋·陳宓

    六年作意觀仙鯉,未得清閑自在身
    近日孫歸娛膝下,擬拚三日奉高人。

    78 《曉抵埔頭就陳氏食》 宋·陳宓

    幸有安閑日,那無自在身
    人如年易老,詩與事長新。
    雨霽還佳境,途窮得主人。
    馳驅四十里,盤礴縣成闉。

    79 《又和劉學錄》 宋·陳宓

    千竿修碧凈無塵,長伴先生自在身
    萬卷舊書中夜燭,滿懷和氣四時春。
    長年潄煉顏如玉,一字推敲句有神。
    請踐往時漁艇約,夜深共話兩三人。

    80 《深居》 宋·釋文珦

    千巖萬壑幽深地,一缽三衣自在身
    斷定不行朝市路,無因猶識利名人。

    * 關于自在身的詩詞 描寫自在身的詩詞 帶有自在身的詩詞 包含自在身的古詩詞(182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