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自不冤的詩詞(233首)

    21 《題冤句宋少府廳留別》 唐·劉長卿

    宋侯人之秀,獨步南曹吏。
    世上無此才,天生一公器。
    尚甘黃綬屈,未適青云意。
    洞澈萬頃陂,昂藏千里驥。

    22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來年將告老》 宋·辛棄疾

    漸識空虛不二門,掃除諸幻絕根塵。
    此心自擬終成佛,許事從今只任真。
    有我故應還起滅,無求何自別冤親。
    西山病叟支離甚,欲向君王乞此身。

    23 《望遠行·自見來》 宋·黃庭堅

    自見來,虛過卻、好時好日。
    這訑尿粘膩得處煞是律。
    據眼前言定,也有十分七八。
    冤我無心除告佛。
    管人閑底,且放我快活。
    便索些別茶祗待,又怎不遇偎花映月。
    且與一班半點,只怕你沒丁香核。

    24 《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絕省人事觸緒有感吒之諷吟》 宋·程公許

    坤維以文瑞,民俗本柔淑。
    何代無戰爭,冤哉今爾酷。
    戎馬塞里墟,劫鈔遍林谷。
    平生金石交,屈指半鬼錄。

    25 《滿庭芳 自詠》 元·馬鈺

    昔年在俗,常用心機。
    挑生剜死為誰。
    歡喜冤家,惹得一向遇癡。
    恰如飛蛾投火,身焦爛、猶自迷迷。

    26 《送高錄參美任》 宋·姚勉

    高安之民椎且質,空蒙惡聲頭上筆。
    獨惟猾吏可怕人,架鷹騰霄柙虎出。
    貪官乞錢吏手中,庸官仰筆描吏容。
    獄情黯菼直為曲,雖欲辨雪何由從。

    27 《石首春魚梅魚三物形狀如一而大小不同爾因賦》 宋·張镃

    遐陬編戶居海濱,不但生涯仰蝦蟹。
    煮鹽成雪雪成堆,清曝群魚趨市賣。
    其間石首最得名,隨潮百萬鼙鼓聲。
    長艫巨艑斗截取,急逐風便來王城。

    28 《登吳古城歌》 唐·劉長卿

    登古城兮思古人,感賢達兮同埃塵。
    望平原兮寄遠目,嘆姑蘇兮聚麋鹿。
    黃池高會事未終,滄海橫流人蕩覆。
    伍員殺身誰不冤,竟看墓樹如所言。

    29 《寄汴州令狐楚相公》 唐·姚合

    汴水從今不復渾,秋風鼙鼓動城根。
    梁園臺館關東少,相府旌旗天下尊。
    詩好四方誰敢和,政成三郡自無冤。
    幾時詔下歸丹闕,還領千官入閣門。

    30 《自嘆》 唐·李茂復

    落日西山近一竿,世間恩愛極難yR.近來不作顛狂事,免被冤家惡眼看。

    31 《即事》 宋·羅公升

    早知色外本無身,不踏閻浮末世塵。
    說與達多何用許,如來元自等冤親。

    32 《和飲酒二十首初夏天氣微熱方不欲飲偶龔仲和》 明·唐時升

    小儒各標榜,百偽無一真。
    圣人雖復起,難使醨酒醇。
    竺乾天人師,日月萬古新。
    法像自東漢,翻譯盛西秦。

    33 《主簿昨示喜雨之作末章用李文饒故事非所敢聞》 宋·虞儔

    朝來一穗看爐煙,遽挽銀河下九天。
    東海不冤私自幸,南陽高臥且隨緣。
    佳名德雨聞前代,尺字商霖證昔年。
    老子婆婆那辨此,兩翁心印有人傳。

    34 《禽言十詠·如惡》 宋·姚勉

    煙林望帝聲思歸,風枝齊后音凄悲。
    如何入水化為鳥,猶訴姑惡無停時。
    純孝通神泉鯉躍,冤氣感天霜為虐。
    蠐螬有味安得珍,婦自不賢姑不惡。

    35 《初二日許公度使君來自西坑賊寨見訪》 宋·方回

    曰予視賊壘,雨且二十日。
    山行屢顛仆,泥行馬沒膝。
    火攻未可施,諸軍睨空碧。
    小丑膽氣粗,亦有砲與石。

    36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37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楚辭抒懷

    38 《駁復仇議》 唐·柳宗元

    臣伏見天后時,有同州下邽人徐元慶者,父爽為縣吏趙師韞所殺,卒能手刃父仇,束身歸罪。
    當時諫臣陳子昂建議誅之而旌其閭;且請“編之于令,永為國典”。
    臣竊獨過之。
    臣聞禮之大本,以防亂也。

    古文觀止議論

    39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40 《七諫》 兩漢·東方朔

    初放
    平生于國兮,長于原野。
    言語訥譅兮,又無彊輔。
    淺智褊能兮,聞見又寡。

    楚辭

    * 關于自不冤的詩詞 描寫自不冤的詩詞 帶有自不冤的詩詞 包含自不冤的古詩詞(23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