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膝行的詩詞(271首)
182
《和林太淵二首》 宋·劉克莊
聲稱籍甚自髫年,圣處聞之于膝邊。
廟瑟久無人續響,國棋誰與子分先。
書經秦火訛難讀,缽至曹溪靳不傳。
功行滿時笙鶴下,未應山澤著臞仙。
183
《關仝驟雨圖》 宋·劉克莊
四山昏昏如潑墨,行人對面不相覿。
凄乎太陰布肅殺,暗然混沌未開辟。
千丈拿空蟄龍起,一聲破柱春雷疾。
我疑人間瓠子決,或是天上銀河溢。
184
《邛杖》 宋·劉克莊
珍重邛山鶴膝枝,十年南北慣攜持。
扶登右壁寧嫌峻,拄過溪橋肯避危。
昔涉畏途麾不去,今行平地棄如遺。
主人尚要防衰老,會有重拈入手時。
185
《寄王正叔》 宋·王令
形骸飫饜城市勞,思得遠去與俗逃。
借來馬病行欲到,著鞭迫急翻奔跳。
連綿半日走十堠,急雨隨濕衣與袍。
到家覓火烘衣濕,亟書名紙揮墨毫。
186
《水邊春半》 宋·文同
芹牙差差蘭筍短,石渠冰銷水色淺。
倡情冶思不可奈,好鳥問關花婉娩。
鮮衫翠裾者誰氏,行歌楊枝惜時晚。
臨流有客抱危膝,苦調長謠問誰遣。
188
《送珊上座歸育王》 宋·白玉蟾
一雙膝脛兩條鐵,一掬精神一團雪。
早曾火燄上翻身,鴛幃不把丁香結。
風吹香囊滿路香,知君也結欽山轍。
忽然洗面摸得鼻,方知皮下各有血。
189
《贈知宮王南紀洞章歌》 宋·白玉蟾
黃道珠躔闕一點,方寸無人洞門掩。
桑田未變海水減,琪樹開花綠苒苒。
小有瑤章落龍虎,月壇香冷宮誰主。
真人颺下神霄鸞,天騶慘慘歸紫府。
191
《長憶乍能言》 宋·邵雍
長憶乍能言,朝游父母前。
方行初下膝,既老遂華顛。
在昔四五歲,于今六十年。
卻看兒女戲,又喜又潸然。
193
《子瞻惠雙刀》 宋·蘇轍
彭城一雙刀,黃金錯刀镮。
脊如雙引繩,色如青瑯玕。
開匣飛電落,入手清霜寒。
引之置膝上,凜然愁肺肝。
195
《張嘉佑》 宋·蘇轍
道人何為者,陽狂時放言。
寶塔昔所構,鐵券今尚存。
漫浪難究悉,孰知彼根源。
草庵劣容膝,俯仰拳肩跟。
196
《張嘉祐》 宋·蘇轍
道人何為者,陽狂時放言。
寶塔昔所構,鐵券今尚存。
〈此張所言,其余都不可曉。
〉漫浪難究悉,孰知彼根源。
197
《東湖》 宋·蘇轍
不到東湖上,但聞東湖吟。
詩詞已清絕,佳境亦可尋。
蜿蜒蒼石螭,蟠拏據湖心。
倒腹吐流水,奔注為重深。
198
《丁集賢通判馀杭》 宋·楊億
遼東羽客富仙材,仙殿飛觴接上臺。
便道歸寧白蘋渚,經時賜對柏梁臺。
里中驅弩先行路,膝下斑衣慶壽杯。
明詔許令過別墅,不憂郡閣簡書催。
199
《送趙資政》 宋·曾鞏
好問逢真主,能言邁古風。
犯顏天意沃,造膝眾情通。
彈治心忘勢,澄清誼匪躬。
朝廷推指佞,都邑避乘驄。
200
《城上烏》 宋·張舜民
城上烏,山頭月,幾點殘星滅不滅,營中角聲鳴咽咽。
戰馬嘶,征人發,堂上雙親垂白發,閨中少婦年二八。
爺牽衣,兒抱膝,東鄰西鄰哭聲一,道上行客腸斷絕。
* 關于膝行的詩詞 描寫膝行的詩詞 帶有膝行的詩詞 包含膝行的古詩詞(27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