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膏子的詩詞(518首)

    501 《示槱默》 宋·錢時

    男兒頭上三尺紗,不比腳纏三尺帛。
    桑弧蓬矢射天地,墮地已展青云翮。
    四海九州多勝流,不出戶庭空白頭。
    有識難與俗同調,非才何必緣遠游。

    502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紹曇

    玩犀牛,呼小玉。
    一種風標,十分塵俗。
    勤巴子病入膏肓,老鹽官笑含鴆毒。
    花簇簇,錦簇簇,云峰老人曾刮目。
    我從山水窟中來,自謂一生看不足。
    看不足,眨得眼來,云歸幽谷。

    503 《走馬引》 宋·釋文珦

    走馬官媽金縷衣,食人膏血如瓠肥。
    田夫力耕猶餓死,爾曹醉飽忘年饑。
    天視生民同一子,胡為不平乃如此,人眾勝天且勿驚,天若定時天自平。

    504 《頌古一百首》 宋·釋智愚

    泉石膏有不可醫,曉鐘吟到夕陽時。
    天然句子終難得,幾向風前暗皺眉。

    505 《謝劉文伯惠好翁牋》 宋·舒岳祥

    春膏夸瑩凈,云母斗輕明。
    吾子誠不俗,老夫安用名。
    雖非時態尚,猶見故人情。
    雅興因君動,新吟恁幾成。

    506 《石縫泉清輕而甘滑傳聞有年矣前此數欲疏引入》 宋·蘇頌

    峨峨鳳凰山,有泉出其腋。
    初微才濫觴,漸大乃穿石。
    靈苗蔭荼槚,寶氣近金錫。
    毖彼淵源長,茲惟云霧液。

    507 《程待制邁父求挽詞》 宋·蘇籀

    從班有子蒔陔蘭,三貴相承德齒官。
    政理庭闈貽濟美,暄涼枕席問平安。
    箕裘桑梓人欽羨,滫瀡膏飴養色難。
    千乘送車傾井邑,劍留傳寶涕紈瀾。

    508 《上九江唐舍人一首五十韻》 宋·王阮

    江左承南渡,當陽控上流。
    平時稱用武,今日更防秋。
    六代規摹古,三江險厄周。
    高憑隆屏翰,下瞰握襟喉。

    509 《寄曹嘉父》 宋·王洋

    廣陵隨家天子都,背負巨海襟江湖。
    江分青山湖獻白,梁宋千里傳膏腴。
    朱坊瓊園玩月夜,谷林九曲秋陽徂。
    奇辭巧語不可極,盛事往往開天衢。

    510 《聞何為孫作內集以長言戲之》 宋·王洋

    門前春田澍膏雨,門內春風動歌舞。
    緣為璋玉男子祥。
    起作繡鞋女兒舞。
    阿翁吹簫兒獻旅,粉面嬌孫侍家主。

    511 《再賦紅梅》 宋·王洋

    為怯清宵短,然膏約憑欄。
    頰疑西子醉,花誤北人看。
    點露燕支破,啼妝風雨殘。
    莫嫌翠袖薄,猶得護春寒。

    512 《春陰即事》 宋·王洋

    春風雖輕飏,摧折猶有補。
    適當濃華時,明知不須雨,浴蠶待桑錢,特禾候陽土。
    婦子三時勤,亦欲少歌舞。

    513 《藏春峽·老圃亭》 宋·楊時

    昔君居隱鱗,投竿拂珊瑚。
    今來寓谷口,結亭事春鋤。
    亭下十余畦,蔚蔚富嘉蔬。
    野果銜朱蕤,蔓實垂青桴。

    514 《送孫莘老移知南京》 宋·曾豐

    稚年曾未睹風標,瀚海初聞拔俊髦。
    國子先生曾并席,蓬萊學士看揮毫。
    量涵萬頃滄溟闊,氣吐千尋太華高。
    述性妙思窮孔孟,指南余藻屈雄褒。

    515 《次典巖老贈昭袒韻》 宋·曾豐

    太初寂無聞,其中涵大音。
    淵明竊知之,寫以無弦琴。
    曾可入乎耳,無乃聽以心。
    子新嗜聲詩,失寢夜廢衾。

    516 《五羊中秋熱未艾》 宋·曾豐

    火氣之余金氣乘,嶺南寒暑獨無憑。
    雖非滷地亦卑溫,不必梅天皆郁蒸。
    椰子簟涼膚起粟,荔枝膏冷齒生冰。
    休言惡地欠霜雪,似為貧家省絮繒。

    517 《紹興以后時享二十五首》 宋·真宗

    王假有齋,子孫保光。
    奉牲以告,玉俎膏香。
    專精萬意,神其迪賞。
    休承靈意,申錫無疆。

    518 《和牧齋題沈石田奚川八景圖歌》 明·程嘉燧

    侍郎載歌奚川圖,后人諷歌如按圖。
    詩成相示勸之和,才盡氣索其如吾。
    枯腸無沈難飲墨,但恣夕歠還朝袴。
    迫來長句誰子敵,況當述祖詩格殊。

    * 關于膏子的詩詞 描寫膏子的詩詞 帶有膏子的詩詞 包含膏子的古詩詞(5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