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騰跡的詩詞(176首)
101
《會稽頌·大禹陵》 宋·諸葛興
瞻越山兮鏡之東,郁得木兮叢。
倚青霞兮窆石,枕碧流兮寶宮。
端黻冕兮穆穆,列俎豆兮雍雍。
梅為梁兮挾風雨,倏而來兮忽而去。
103
《過海羅漢應供圖》 明·蒲庵禪師
大士受齋龍伯宮,長驅蛟鱷爭先雄。
舳艫蔽天不敢渡,冰夷伐鼓洪濤舂。
騰身何來歷汗漫,無乃變幻多神通。
兩僧后顧冰雪容,浮蕉近隨赤鯇公。
105
《玄潭古劍歌》 明·蘇伯衡
扁舟昔向玄潭過,聞有古劍留巖阿。
欲觀躊躇復不敢,只恐開匣踴躍翻滄波。
此時解后都城里,玉質珠輝那得比。
玄靈外護朱草莖,赤日天中涌湖水。
106
《貴竹對雨寄焦學憲》 明·田汝成
遠道難托跡,新羈多怯魂。
況茲風雨夕,四塞山城昏。
坐令昭曠懷,頹然抱幽存。
尚冀晤才彥,清談蠲郁煩。
高山邈旌節,何用展寒暄。
孤鴻去容與,遐心矯騰騫。
君心諒無拒,跂予佇歸軒。
108
《顏山歌》 明·吳斌
欲為紫霞賞,遂作丹霄游。
顏山秀拔五千仞,況于絕頂凌飛樓。
長風吹目空四海,但見天地如虛舟。
龍爭虎斗血中野,安知此境長悠悠。
110
《凌虛臺》 宋·蘇軾
才高多感激,道直無往還。
不如此臺上,舉酒邀青山。
青山雖云遠,似亦識公顏。
崩騰赴幽賞,披豁露天慳。
111
《和王微之登高齋三首》 宋·王安石
六朝人物隨煙埃,金輿玉幾安在哉。
鍾山石城已寂寞,只見江水云端來。
百年故老有存者,尚憶世宗初伐淮。
魏王兵馬接踵出,旗纛千里相搪挨。
113
《麻線堆》 宋·范成大
云木湯胸起,郁峨一峰危。
上有路千折,縺縷如縈絲。
是為麻線堆,厥險天下稀。
逼仄容半足,顛墜寧復稽。
114
《感懷》 宋·陸游
卜居鏡湖上,一庵環翠屏。
竹林藏谺谽,嶺路蟠青冥。
騫騰立奇石,嶄絕瞻危亭。
車馬雖掃跡,猿鳥與忘形。
115
《劍池》 宋·陸游
我壯喜學劍,十年客峨岷。
毫發恐未盡,屠釣求隱淪。
今年獨何幸,見此度世人?夜深來較術,雷雨戰江津。
劍客行世無知劍人,太阿混凡鐵。
116
《冬晚山房書事》 宋·陸游
屏跡山村病日增,烏皮幾穩得閑憑。
凍云傍水封梅萼,嫩日烘窗釋硯冰。
歲盡光陰饒袞袞,身閑醉夢且騰騰。
蠻童采藥歸來晚,客至從嗔喚不應。
117
《晨坐道室有感》 宋·陸游
一缽青精便有余,世間萬事總成余。
手揮弦上烏棲曲,口誦巖間鳥跡書。
丹氣初升勤沐浴,芝房未熟飽耘鋤。
碧霄騰舉人人事,莫戀污渠與臭帤。
119
《五馬圖》 元·王冕
太仆濟濟唐衣冠,五馬不著黃金鞍。
飲流系樹各有廷,未許便作駑駘看。
鬃鬣蕭蕭綠云節,噴沫長鳴山岳動。
世無伯樂肉眼癡,那識渥洼千里種。
120
《五馬圖》 元·王冕
太仆濟濟唐衣冠,五馬不著黃金鞍。
飲流系樹各有適,未許便作駑駘看。
鬛叚蕭蕭綠云茸,噴沫長鳴山岳動。
世無伯樂肉眼癡,那識渥洼千里種。
* 關于騰跡的詩詞 描寫騰跡的詩詞 帶有騰跡的詩詞 包含騰跡的古詩詞(17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