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脫簪的詩詞(122首)
102
《挽沈夫人》 宋·李流謙
人道孝為大,斯言俗之砭。
簪緌顙猶泚,乃能出閨簾。
逶迤竟潛通,姑慈霽霜嚴。
老禪入宵夢,薄云為之殲。
凈心正覺成,妙解脫妄粘。
寶蓮托凈質,此理遙已占。
君看數珠輪,此句吾為拈。
103
《壽安撫伯父》 宋·樓鑰
東樓德澤流無窮,我公挺生慶所鐘。
瓊枝玉樹瑩精彩,迥然不墮風塵中。
少年慷慨吐虹氣,文詞元不減儕輩。
胸中妙蘊經綸才,剸劇裁繁特余事。
104
《倪先輩送水仙一科數花》 宋·趙蕃
倪郎知我愁無度,故遣水仙來叩關。
悄悄如逢度相遠,亭亭似直待夫還。
飄流歌舞余杯斝,脫略簪笄失佩環。
寒眼何堪重對此,一軒風月閉窮山。
106
《贈彭花翁牡丹障》 宋·姚勉
洛之花圖歐公詩,驚怪天巧呈新枝。
自言當時記者數十種,姚魏后有潛溪緋。
蜀之花圖景仁句,香雪蕊金藏不露。
徑圍三尺瑞云紅,尚有二花添未具。
107
《寄敬甫葉兄》 宋·華岳
歲欠丁卯秋,八月既生魄。
于時謫建安,脫去未有策。
忽睹星鳳光,慨然陪履舄。
自謂入閩建,閱人幾千百。
108
《湖居感傷》 宋·釋智圓
迷真渺無始,飄業產錢唐。
外族宗南郡,門風祖偃王。
微緣先劫種,宿習妙齡彰。
父母憐多病,親實怪異常。
110
《東禪百韻》 宋·劉宰
群居厭囂煩,兀坐悵離索。
動靜兩何心,求端徯先覺。
張氏好兄弟,同游得先諾。
重以臨邛客,雍客出蓮幕。
111
《廣寒游》 宋·趙汝鐩
九秋半矩月團團,瓊瑤世界夜氣寒。
羽士躍身導阿瞞,麾斥八極青云端。
老柯擲桂香不死,銀橋跨空一萬里。
飛步抽簪扣玉扃,中有素娥三千人。
113
《和丁祖舜綠筍之韻》 宋·陳淳
哦風徑游衛山峬,溢耳謠言如春敷。
猗猗青青發三嘆,熟察其調未免粗。
當年載歌淇水澳,區區但取枝葉綠。
惡知中有至味存,爽人神思勝於玉。
120
《題愚齋》 宋·楊時
結廬依林丘,回峰爭盤紆。
下闞清池淵,憑軒數游魚。
飛閣出云表,浮煙襲簪裾。
中有傲世士,脫略自謂愚。
* 關于脫簪的詩詞 描寫脫簪的詩詞 帶有脫簪的詩詞 包含脫簪的古詩詞(12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