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腳牛的詩詞(146首)
81
《次徐隆慶壽詩韻二首》 宋·洪咨夔
史君筆斡萬牛回,腳底春風舌底雷。
一夜劇談逢野閬,百年高誼見鷗梅。
客心袞袞江流去,老色翩翩歲事來。
墮地渠儂天已定,酒邊贏得笑顏開。
82
《答及甫和》 宋·洪咨夔
束發讀連山,端倪識乾坤。
欲辨南北戒,須窺越胡門。
藏書探禹穴,乘槎窮靈源。
平生蓬矢志,到處屐齒痕。
83
《和子有雨有述懷》 宋·洪咨夔
畏涂險如峽中州,蝮蛇倒退猢孫愁。
熟將義理自陶寫,粗衣淡飯過即休。
邇來陽侯橫造業,兩涘莫辨馬與牛。
高原低隰半為壑,下潦上霧昏人眸。
84
《謹和大人喜晴》 宋·洪咨夔
雨腳如麻日日然,垂成生恐壞豐年。
九重肸蚃通方寸,一點光明遍大千。
喜動朝行花底散,愁銷野次葦間緣。
奄觀銍艾霜風晚,重厭牛車倍費鞭。
85
《希夷堂》 宋·白玉蟾
道人久矣泯耳目,蕭然自如脫羈束。
朝隨扶桑日頭起,暮趁崑崙云腳伏。
青牛過關今幾年,此道分明在目前。
昨夜琴心三疊后,一堂風冷月娟娟。
86
《西林入室歌》 宋·白玉蟾
有一明珠光爍爍,照破三千大千國。
觀音菩薩正定心,釋迦如來大圓覺。
或如春色媚山河,或似秋光爽巖壑。
亦名九轉大還丹,謂之長生不死藥。
87
《久客》 宋·毛滂
平生故人同偪仄,近者不見云泥隔。
男兒命好百不憂,封侯起第如戲劇。
我癡正亦坐命窮,眼暗頭童守書策。
風吹破屋雪入懷,獨與蝸牛夜爭席。
88
《初發嘉州》 宋·蘇轍
放舟沫江濱,往意念荊楚。
擊鼓樹兩旗,勢如遠征戍。
紛紛上船人,櫓急不容語。
余生雖江陽,未省至嘉樹。
89
《送劉道原學士歸南康》 宋·蘇轍
大川傾流萬物俱,根旋腳脫爭奔徂。
流萍斷梗誰復數,長林巨石曾須臾。
軒昂顛倒唯恐后,嗟予何獨強根株。
三年一語未嘗屈,擬學文學驚當涂。
90
《次韻張耒見寄》 宋·蘇轍
相逢十年驚我老,雙鬢蕭蕭似秋草。
壺將未洗兩腳泥,南轅已向淮陽道。
我家初無負郭田,茅廬半破蜀江邊。
生計長隨五斗米,飄搖不定風中煙。
91
《麻姑山送南城尉羅君》 宋·曾鞏
麻姑之路摩青天,蒼苔白石松風寒。
峭壁直上無攀援,懸磴十步九屈盤。
上有錦繡百頃之平田,山中遺人耕紫煙。
又有白玉萬仞之飛泉,噴崖直瀉蛟龍淵。
92
《三瑞堂》 宋·黃公度
機云二子才孤標,妙齡馳聲典午朝。
今見遠孫來海嶠,儒雅雍容飾漢條。
德化醇醲春有腳,天姿粹美玉不彫。
無復犢牛充帶佩,坐令襦绔成歌謠。
93
《登升元閣故基》 宋·劉過
腳力倦矣曷少休,侵晨更作升元游。
眼中已不見二百四十尺兀之高樓,但見炊煙萬灶宿貔貅。
上有啼雅噪鵲如泣訴,下有藤蔓老樹根據枝相虬。
想其結締初,匠石巧與造物侔。
94
《除夕同舍集飲》 宋·汪元量
萬里陰寒淚欲流,暫時歡笑且忘憂。
已呼赤腳來烹雁,更遣蒼頭為割牛。
燕伎女來情不惡,魯男子在話難投。
欲憐半夜朝天去,霜瓦差差十二樓。
97
《之靈巖三首》 宋·韓維
積陰曠初霽,策馬望嵩洛。
斜日黑云西,回光照城郭。
牛散陂草深,蛙鳴溝水濁。
雷遠尚馀音,山前垂雨腳。
98
《滯客》 宋·鄭獬
五月不雨至六月,河流一尺清泥渾。
舟人系鼓挽舟去,牛頭刺地挽不行。
我舟系岸已七日,疑與綠樹同生根。
忽驚黑云涌西北,風號萬竅秋濤奔。
99
《次朱天球贈吳茂先韻》 宋·吳則禮
暮年挈挈儂與君,端覺高歌有鬼神。
平生王恭無長物,此事逼人殊咄咄。
戲談韁馬缺鼻牛,夫子大是孫殷流。
休言他日隨計上,且看南徐拍天浪。
100
《北湖》 宋·吳則禮
北湖真大癡,丑拙人共憎。
宿昔有鼻孔,不穿牯牛繩。
亭亭僧伽塔,要以兩腳登。
折腰怕督郵,此事豈吾能。
* 關于腳牛的詩詞 描寫腳牛的詩詞 帶有腳牛的詩詞 包含腳牛的古詩詞(14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