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腳法的詩詞(118首)

    81 《少林寺詩》 宋·李廌

    禪老家風古少林,道場遺跡蔽煙岑。
    山遮石腳斜陽早,云礙鐘聲出谷深。
    只履度關天杳杳,九年面壁海沉沉。
    欲知苗裔能傳法,柏樹猶明圣主心。

    82 《游寂照院》 宋·李新

    萬個當時幾席深,想搖寒碧邃陰陰。
    青山甚富猶藏石,焦尾曾收更家琴。
    籬腳稻花香繞夢,云梢桂樹色分金。
    他年寂子如更變,佛法從來不離心。

    83 《和學士秋懷一十五首》 宋·李彌遜

    生涯自有餐霞法,歸計新傳種樹書。
    人境不應容拓落,五松山腳是吾廬。

    84 《游無為寺》 宋·李流謙

    導師生何年,人猶記此日。
    香火緇俗會,風雨神鬼集。
    我來恰秋深,迥迥原野闊。
    群山勢愈壯,老木氣不折。

    85 《送陳表道宰南豐》 宋·樓鑰

    與客出西郊,送子之南旴。
    子為名父子,才器真璠璵。
    乃翁老從臣,循吏追兩都。
    益公工擬人,謂比王仲舒。

    86 《是夕雨大作復呈潘提舉》 宋·趙蕃

    云行方陸離,月出重蔽虧。
    旋聽隱其響,已見沛然馳。
    信有誰能御,那云鼓再衰。
    天瓢快傾瀉,旱魃勇鞭笞。

    87 《雞雛》 宋·汪莘

    負清抱黃圓如彈,昆侖磅礴幽未判。
    母雞春日宿雞棲,躬抱乾坤入烹煆。
    翼之腹之氣自蒸,有時踏轉令交貴。
    朦朦如因當晝中,惺惺無眠過夜半。

    88 《再和村邊解嘲》 宋·鄭清之

    閑身惟向靜中便,莫景侵尋絳縣年。
    失解真精昏默默,且觀玄牝息綿綿。
    溫柔鄉裹誰能老,冷澹勝涯別有天。
    笑撫腳婆為法喜,漆園何必問經緣。

    89 《凈明院》 宋·鄭清之

    齋宿虛閒只凈明,俗氛暫洗覺身輕。
    半山云腳炊煙濕,一枕松聲澗水鳴。
    對語老禪真法器,譯經新諦出僧檠。
    歸翻貝葉蓮花頌,猶帶招提月影清。

    90 《育王老禪屢惠佳茗比又攜日鑄為餉因言久則味》 宋·鄭清之

    曾讀茶經如讀律,一物不備茶不出。
    未論煮瀹應節度,第一收藏在堅密。
    摘鮮封裹須焙芳,濕蒸為寇防侵疆。
    朝屯暮蒙要微火,九轉溫養如丹房。

    91 《徽宗皇帝讀閣支降御筆贊》 宋·岳珂

    昭回之秘天所示,風行雷歷動一世。
    獨持八柄昭馭貴,馭貴馭富抑共細。
    百年史牒記金匱,木腳東廊果何地。
    誰從六閣得幅紙,朱書旁行儼如此。

    92 《沈叡達書簡帖贊》 宋·岳珂

    書之神韻雖于心,書之漢度必資于學。
    分制有法,均停相若,三四合體,上下齊腳,多寡不牽,乃異世作。

    93 《自述一首》 宋·蘇泂

    春糧了朝炊,細大供十口。
    身窮兩腳健,天意非汝厚。
    前年取荊釵,頗不窺戶牖。
    甘心似黔婁,習氣除夙有。

    94 《壽李使君宣義父子同日》 宋·陽枋

    黃梅雨陣歇窗紗,庚夢醒來槐月斜。
    拜后拜前歡陸續,老君謫仙同一家。
    蟬冠醉倒金貂客,異香飄隨青犢車。
    旋呼五馬博一笑,酒酣逸氣凌蒼霞。

    95 《送耐翁住天柱延恩》 宋·王柏

    換卻鉗鎚過赤城,先聲知已沸騰騰。
    當機棒喝須端的,護法神通莫盡憑。
    腳底涌泉同瑩潔,脊梁天柱共崚嶒。
    果符鼓棹滄溟句,海角元來欠一燈。

    96 《壽天寧寺主僧可舉八十》 宋·陳著

    □□□□□,化身千百億。
    應世來住山,誰是直翁直。
    海眼□□腳,春心有鐵脊。
    閱歷十五期,作為萬分一。

    97 《送兒沆再之臺學并似許梧山張在軒》 宋·陳著

    學古入官非易事,同寅協恭第一義。
    昨汝行矣重吾憂,今吾聞之為汝喜。
    有如此廣文先生,真所謂法家拂士。
    寄聲忽到我,用情應為汝。

    98 《送沆赴臺州學錄》 宋·陳著

    山連霞,水半沙,十步九步神仙家。
    草初芽,樹欲花,香風二百里春華。

    99 《望蓬萊·能下手》 元·王哲

    能下手,便曉這元元。
    為甚得通三一法,都緣悟徹五千言。
    立起本根源。
    重著腳,跳入水晶盤。
    喚出那人人不識,至今有自自揚掀。
    越越害風

    100 《劉尚質南樓題王舜耕山水圖》 明·李東陽

    溪聲潺湲雜林壑,山勢蜿蜒去還卻。
    浮云欲起未起時,半在溪頭與山腳。
    入空高鳥飛欲盡,背屋斜陽慘將落。
    更無剩地與閑人,縱有紅塵何處著。

    * 關于腳法的詩詞 描寫腳法的詩詞 帶有腳法的詩詞 包含腳法的古詩詞(1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