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腳頭的詩詞(821首)
582
《臺城雜詩七首》 宋·曹勛
向來小筑久鋤荒,更覺閑中日月長。
山腳孤煙迷市井,岡頭斜照下牛羊。
乘槎未喜閑侵漢,騎鶴何求再上揚。
簡寂新詩清有素,雨隨擊節助浪浪。
583
《中秋雨》 宋·胡寅
待賞今宵定幾人,豈應於畢遽相親。
坐令華燭風頭卷,卻喜枯檐雨腳勻。
拱璧何妨藏韞櫝,湛銅那得蔽游塵。
明年記取贍銀闕,萬里秋光景更新。
584
《和曾吉甫四明見寄二首》 宋·吳芾
風煙浩蕩甬東州,方羨公為爛漫游。
豈料連宵垂雨腳,未容杲日出云頭。
扶藜登眺心應在,隱幾吟哦趣更幽。
遙想乍晴須痛賞,詩成還肯寄來不。
585
《和王朝議韻》 宋·吳芾
晚日轉云頭,長空收雨腳。
稍覺暑氣清,獨坐傾桑落。
興來或醉吟,接{上四下離}還倒著。
胸中了無憂,事事俱脫略。
586
《挽船》 宋·李石
群兒生長輕江湖,上船下船誰使驅。
江牽百丈沙水澀,岸上風雪謙泥涂。
下循枯葦鵝鴨亂,上控絕壁猿猱呼。
可憐進寸得退尺,挽腳不住頭欲扶。
587
《有感》 宋·李流謙
眼看燕雀鬧云間,塌翼蓬榛笑孔鸞。
未暇持竿釣渭水,卻因采菊見南山。
床頭有酒三冬足,案上無書一日閒。
世路只今難著腳,定當何地置疎頑。
589
《別臨邛知縣李允成》 宋·李流謙
周公山前傾蓋時,再歲通家同骨肉。
紫巖樓畔又從容,四方上下如相逐。
另來每恨無見日,要見夙緣償未足。
公來臨邛弄鳴琴,一官季氏仍寮末。
590
《苦熱》 宋·李流謙
祝融職司南,憑寵不遺力。
呀呀三足禽,敗羽懸枯臘。
釜鬵糜碎鱗,無地此身著。
楚炬方烘秦,湯征未自毫。
591
《游無為寺》 宋·李流謙
導師生何年,人猶記此日。
香火緇俗會,風雨神鬼集。
我來恰秋深,迥迥原野闊。
群山勢愈壯,老木氣不折。
593
《秋雨嘆》 宋·李洪
西風獵獵暮秋天,昏霧淫霖海氣連。
雨腳如麻云潑墨,禾頭生耳稻漂田。
庭前槐樹惟增嘆,階下決明空可憐。
愁絕寒儒思廣廈,床床漏屋夜無眠。
594
《游白石巖》 宋·樓鑰
我游仙都觀獨峰,轍跡雖在車不通。
鼎湖望極幾怊悵,悵無羽翮凌天風。
茲來樂成望白石,玉甑突兀摩蒼穹。
人言真人老聘裔,鑿開洞府遺仙蹤。
596
《挽諳宣教秉二首》 宋·廖行之
銘旌搖曳淚沾巾,為惜賢才生死分。
樂道喜陪今漫道,高文誰與共論文。
西湘岸腳送霜雨,明月嶺頭留暮云。
有子登科真不朽,它年勛鼎慰嚴君。
597
《再委趙丞陽山送龍禱雨》 宋·虞儔
老龍高臥復何求,韜斂風雷自一湫。
不恨如麻無雨腳,卻愁生耳有禾頭。
向來河內慚移粟,此去江邊欲具舟。
龍若有靈須早計,霖霪莫待火西流。
598
《和漢老弟迎春》 宋·虞儔
青旂小隊喚渠頻,新歷先看早二旬。
羯鼓催花夸敏捷,舞腰回雪斗精神。
燕飛欲傍釵頭月,雁過才歸陌上人。
誰道土牛鞭不動,也能腳底散陽春。
* 關于腳頭的詩詞 描寫腳頭的詩詞 帶有腳頭的詩詞 包含腳頭的古詩詞(82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