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腳處的詩詞(500首)

    181 《黃天蕩阻風》 宋·薛師心

    野泊幾人愁,浮蹤果是漚。
    輕舠同一羽,高浪即三秋。
    欹枕江聲震,開篷雨腳收。
    風波身漫涉,何處有安流。

    182 《冬至》 宋·顏度

    至節家家講物儀,迎來送去費心機。
    腳錢盡處渾閑事,原物多時卻再歸。

    183 《游虎丘》 宋·楊頤

    盡日憑高步臺閣,意氣飄然擺羈縛。
    靈蹤絕跡萬千狀,群玉排青插寥廓。
    點頭巨石勢欲動,突立試劍峭如削。
    劍池在嶺不憚浚,造化神工巧鐫鑿。

    184 《題興道院藍光軒》 宋·葉翥

    出郭才咫尺,便覺山意幽。
    招提立絕頂,寶塔凌空浮。
    小軒足娛客,下有清溪流。
    翠岫供遠眺,直欲明雙眸。

    185 《石堂歌》 宋·元在庵主

    吾斲石堂無變怪,土缶瓦鼓閑游戲。
    一钁相隨萬事空,十二時中空捉擊。
    牢捉擊,不在三閒前后際。
    拍將兩手笑呵呵,這個消息不容易。

    186 《題富覽亭》 宋·張孝章

    碧瓦朱甍接翠崖,周回無地著纖埃。
    山從云腳斷邊出,水向天根盡處來。
    去蜀征帆輕渺渺,隔淮春樹綠洄洄。
    偷閒一到塵襟滌,坐見星河落酒杯。

    187 《綠野亭》 宋·鄭伯玉

    路出煙村俗駕少,江天落莫憎寒威。
    依依壺嶠草樹變,藹藹海門煙火微。
    日腳下時一雁度,風頭起處雙鴉歸。
    卻擁殘爐撥灰坐,冷暖世途空險巇。

    188 《鸚鵡曲 感事》 未知·馮子振

    江湖難比山林住。
    種果父勝刺船父。
    看春花又看秋花,不管顛風狂雨。
    盡人間白浪滔天,我自醉歌眠去。
    到中流手腳忙時,則靠著柴扉深處。

    189 《水調歌頭·坐上且停酒》 元·李孝光

    坐上且停酒,聽我別時歌。
    人生會面何少,離別一何多。
    我有兩行鐵汁,平生不為人泣,但恐也滂沱。
    勸爾且轟飲,挈腳打琵琶。

    190 《登招山詩》 明·傅汝舟

    招山不放海水過,坐與潮汐爭咽喉。
    軍門鼓角動地遠,不覺送我招山頭。
    風沙冥冥海在下,濤浪滾滾天真浮。
    一目可到九萬里,寸心遙飛十二洲。

    191 《西屯女》 明·郭登

    西屯女兒年十八,六幅紅裙腳不襪。
    面上脂鉛隨手抹,白合山丹滿頭插。
    見客含羞嬌不語,走入柴門掩門處。
    隔墻卻問官何來,阿爺便歸官且住。
    解鞍系馬堂前樹,我向廚中泡茶去。

    192 《挽鑒機先和尚》 明·胡粹中

    曾將一葦渡瀛洲,信腳中原萬里游。
    日出扶桑極東處,云歸滇海最西頭。
    經留翙幾香猶炧,棋斂紋楸子未收。
    老我飄蓬江漢上,幾回中夜惜湯休。

    193 《送駕北征》 明·劉溥

    正統十四年,秋七月甲午,皇帝提大兵,親行討北虜。
    其晨日旁氣,中黑外如火。
    北風轉旗腳,獵獵不停舞。
    此行為宗社,倉卒出未預。

    194 《送順公還吳》 明·梅鼎祚

    自得清涼界,因乘溽暑征。
    禪心無住著,游腳有歸程。
    宛水浮杯小,吳云托缽生。
    松枝東向處,知是舊經行。

    195 《宴陸氏莊》 明·施侃

    惡雨忽云止,高云招可來。
    農移虹外笠,兒跪掌中杯。
    竹亞鳥雙落,歌清漁獨回。
    稍聞幽愜處,鞋腳即相催。

    196 《龜頭山》 明·陶安

    我聞龜頭山,乃在麻城縣。
    東離八十里,高峻遠先見。
    伸向南行,欲橋仍俯顫。
    巨吻谽谺張,穹脊坼絞現。

    197 《東山顧命歌》 明·香嚴和尚

    金陵有個奇男子,白手成家立綱紀。
    不逢良女喚回頭,幾乎埋沒紅塵里。
    嘆浮生,只如此,參訪明師求直指。
    見說傳燈錄上人,志氣沖天奮然起。

    198 《金山寺避暑望雨作戲效玉川子體》 明·楊循吉

    山中日日望雨至,立向山頭看云氣。
    今朝且喜雨果來,陰云成片當天墜。
    云之來兮奇且特,有如推山而至遮盡半天黑。
    黑云上有白云行,白白黑黑兮重復輕。

    199 《采薖為余唐卿賦》 明·姚道衍

    余君抱奇言不夸,種菜擬學元修家。
    臨溪筑廬競誅草,傍路樊圃多編葭。
    長镵短夋自成列,不與文筆相交加。
    畦界條條任衡縮,溝澮一一隨紆斜。

    200 《徽嚴道中》 明·葉子奇

    經行古官道,何處有人家。
    時見荒山腳,一川蕎麥花。

    * 關于腳處的詩詞 描寫腳處的詩詞 帶有腳處的詩詞 包含腳處的古詩詞(50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