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腳上的詩詞(783首)
661
《三井》 宋·陳著
兩崖削鐵上擎空,下有靈潭與井同。
龍出世時磐石透,水無底處洞天通。
余波噴作雷霆怒,大旱騰為霖雨功。
兄弟相攜看奇跡,腳跟牢立嶮巇中。
662
《二月二十五日醉吟》 宋·陳著
午酒三杯率處真,不知門外有風塵。
溪山花木一簾影,兄弟妻孥滿屋春。
萬事到頭皆有命,兩閒立腳要求仁。
羲皇以上已難問,且做淵明左右人。
663
《寄賦黃東發湖山精舍》 宋·陳著
斷鰲奠極戲者誰,岷山如龍萬里馳。
大江之陽起衡岳,崒嵂散作千委蛇。
直趨四明卓秀偉,二百八十峰參差。
潮江合拜山駐腳,伏脈分行東西支。
664
《題釣臺》 宋·姚勉
等閒伸腳動天文,須信乾坤系此身。
天上有星猶是客,漢庭何事肯為臣。
只當泉石容真隱,安可文書役故人。
豈但云臺高不似,釣臺草木至今春。
667
《漁郎》 宋·董嗣杲
儒者困章句,負抱希圣賢。
披緇談虛空,要悟西方禪。
仙人說金丹,飛步學長年。
三者亦何心,不過壽所傳。
668
《小孤山》 宋·董嗣杲
小孤隸舒州,誰將峭崖削。
一尖漾浩渺,藤蘿綴瓔珞。
綠篠裹山脅,白浪沸山腳。
向背千萬態,渾不假鐫鑿。
670
《黃一翁自郡城回》 宋·王炎
千金一璧傾秦都,此璞未剖眾所疑。
朱絲度曲有山水,袖手不鼓無人知。
黃香裋褐走江漢,失腳未上青云衢。
此客胸中有佳處,笑人論士相目皮。
671
《鳙溪行》 宋·王炎
小溪一曲山四合,溪邊楊柳藏門闌。
當時玉人在花下,對花窈窕矜紅顏。
一雙白璧不可聘,許我結佩乘青鸞。
我時年少氣方銳,自負落筆翻波瀾。
672
《呂待制所居八詠·緩步》 宋·王炎
躍馬乘軒四十年,誰知公是地行仙。
向來曳履星辰上,今作游山杖屨緣。
總為鼻端清栩栩,能令腳底步翩翩。
青鞋若許陪行樂,早晚誅茅半隱邊。
674
《踏莎行·大道無名》 元·王哲
大道無名,害風有作。
踏莎行里成歡樂。
因緣腳腳修練成,蓮花步步相隨著。
透出清泉,上沖碧落。
成雯結蓋須磅礴。
外馨接引好輝光,內明
676
《踏莎行 贈友人》 元·王哲
一點靈明,兩條坦路。
怎生下手如何做。
好教稽首上天堂,莫令失腳游陰府。
日轉金鳥,月生玉兔。
森羅萬象同躔度。
勸君休要泥長生,時時
678
《報師恩 俗瑞鷓鴣》 元·王哲
地仙中仙與天仙。
認得三田月正圓。
自己若能施笑面,那人未肯便興拳。
撇*弄腳虛粘地,猛烈回頭合上天。
若被利名牽絆住,十分失了好因
679
《惜芳時》 元·王哲
緣重量上手并安腳。
頓得來、真真沒錯。
金爐立起瓊花作。
燒煉出、這般丹藥。
三田九轉明光爍。
八脈上、四門開卻。
虛空一點成灼灼。
無言
680
《南鄉子 於公索幻化》 元·王哲
幻化色身繞。
電腳余光水面泡。
忽有忽無*速甚,如飚。
過隙白駒旋旋飄。
何不悟虛囂。
早早回頭養玉苗。
苗上金丹光潑潑。
彰昭。
透過云衢
* 關于腳上的詩詞 描寫腳上的詩詞 帶有腳上的詩詞 包含腳上的古詩詞(78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