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脈門的詩詞(216首)

    81 《花心動》 宋·趙孟堅

    絮隨風不拘管,飛入洞房人不知。
    畫堂繡幕垂朱戶,玉爐銷盡沈香炷。
    半褰斗帳曲屏山,盡日梁間雙燕語。
    美人睡起斂翠眉,強臨鸞鑒不勝衣。

    宋詞三百首豪放懷才不遇壯志難酬

    82 《寶鼎現(代邑士送韓君美經歷)》 宋·陳著

    望京門外,怕見催發,東風行馬。
    清到底、冰壺滿了,欲借留來無計也。
    祖勸酒、看依依情戀,都在眉尖眼下。
    任萬戶、詩旗曲帳,有筆應難描寫。

    83 《寶鼎現(代邑士送韓君美經歷)》 宋·陳著

    望京門外,怕見催發,東風行馬。
    清到底、冰壺滿了,欲借留來無計也。
    祖勸酒、看依依情戀,都在眉尖眼下。
    任萬戶、詩旗曲帳,有筆應難描寫。

    84 《早梅芳》 宋·陳允平

    鳳釵橫,鸞帶繞。
    獨步鴛鴦沼。
    闌干斜倚,自打精神對花笑。
    貼衣瓊佩冷,衫襪金蓮小。

    85 《虞美人》 宋·陳允平

    夕陽樓上都憑遍。
    柳下風吹面。
    強搴羅袖倚重門。
    懶傍玉臺鸞鏡、暗塵昏。
    離情脈脈如飛絮。
    此恨憑誰語。
    一天明月一并云。
    云外月明應照、鳳樓人。

    86 《柳梢青》 宋·寶月

    脈脈春心,情人漸遠,難托離愁。
    雨后寒輕,風前香軟,春在梨花。
    行人倚棹天涯。
    酒醒處、殘陽亂鴉。
    門外秋千,墻頭紅粉,深院誰家。

    詠物梅花抒情

    87 《括意難忘》 宋·林正大

    蜀道登天。
    望峨眉橫絕,石棧相連。
    西來當鳥道,逆浪俯回川。
    狷與鶴,莫攀緣。

    地名思念友情

    88 《慶宮春(重登峨眉亭感舊)》 宋·劉瀾

    春翦綠波,日明金渚,鏡光盡浸寒碧。
    喜溢雙蛾,迎風一笑,兩情依舊脈脈。
    那時同醉,錦袍濕、烏紗欹側。
    英游何在,滿目青山,飛下孤白。

    古詩三百首初中古詩寫景讀書哲理

    89 《鶯啼序(春晚)》 宋·趙文

    東風何許紅紫,又匆匆吹去。
    最堪惜、九十春光,一半情緒聽雨。
    到昨日、看花去處,如今盡是相思樹。
    倚斜陽脈脈,多情燕子能語。

    古文觀止贈別友情

    90 《鶯啼序(春晚)》 宋·趙文

    東風何許紅紫,又匆匆吹去。
    最堪惜、九十春光,一半情緒聽雨。
    到昨日、看花去處,如今盡是相思樹。
    倚斜陽脈脈,多情燕子能語。

    宋詞三百首贊頌歌女

    91 《摸魚兒(春光)》 宋·李裕翁

    計江南、許多風景,繁華只在睛晝。
    些兒淡沲花著柳。
    疏雨后。
    更艷艷綿綿,潑眼濃如酒。

    92 《梅花(二首)》 清·錢澄之

    何處花先放?向南三兩村。
    未春天似夢,徹夜月無言。
    且喜昏鴉散,毋嫌翠羽喧。
    眾芳久寂寞,賴汝照乾坤。

    黃河行舟寫景

    93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絕,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敘事長詩

    94 《神童詩》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95 《運命論》 魏晉·李康

    夫治亂,運也;窮達,命也;貴賤,時也。
    故運之將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

    憂思感慨命運

    96 《東京賦》 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于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宮鄰,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擇肉西邑。
    是時也,七雄并爭,競相高以奢麗。

    敘事抒情贊揚建筑

    97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98 《送艾太仆六十韻(太仆以乙科為郎,論江陵起》 明·湯顯祖

    世閥高臨汝,衣冠起岳州。
    精靈華蓋曉,氣脈洞庭秋。
    江漢稱才子,瀟湘托好逑。
    儒林蒼玉滿,郎署白云悠。

    99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絶,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100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元·趙孟頫

    東風吹原野,地凍亦已消。
    早覺農事動,荷鋤過相招。
    遲遲朝日上,炊煙出林梢。
    土膏脈既起,良耜利若刀。

    * 關于脈門的詩詞 描寫脈門的詩詞 帶有脈門的詩詞 包含脈門的古詩詞(21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