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脈色的詩詞(215首)

    101 《危大著出守潮陽同舍餞別用社工部北風隨爽氣》 宋·崔與之

    天地清淑氣,人才隨所得。
    君獨稟其全,濟之以學力。
    蒼皮四十圍,直干二百尺。
    填胸書萬卷,絢采云五色。

    102 《壽李參政壁》 宋·崔與之

    青年老仙紫云旄,函關西度天風高。
    手攜拄下五千卷,來擅一世文章豪。
    玻璃江頭梅欲蕾,蟆頤山麓寒方鏖。
    飚車羽輪下霄漢,人以萬鶴如云濤。

    103 《西江月·天上初秋桂子》 宋·程珌

    天上初秋桂子,庭前八月丹花。
    一年一度見仙槎。
    秋色分明如畫。
    愿把陰功一脈,燈燈相續無涯。
    降祥作善豈其差。
    永作漁樵嘉話。

    104 《壽史刑使》 宋·趙汝騰

    岷峨儲英賢,一例皆家食。
    公亦淹海角,麾節猶赫奕,七閩政多幸,福星照南極。
    輕裘鎮鈴閣,使斧光衛戟。

    105 《疏影 為劉架閣賦贈妓者》 元·吳景奎

    縞衣仙子,倚東風花信,先占春色。
    *酒含顰,脈脈無言,青鳥為傳消息。
    暗香一點才浮動,早自有、東君憐惜。
    想前身、傅粉精神,化作飛瓊肌骨。

    106 《木蘭花慢 白蓮 元草堂詩余卷上》 元·曹居一

    愛幽花帶露,映曉色,淡秋塘。
    恨太華峰高,廬山社遠,身世相妨。
    誰知半溪煙景,且乘閑、華發照滄浪。
    羨殺風標公子,一生何限清香。

    107 《神童詩》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108 《碧蓮池》 宋·陳肅

    愛此東南池,澄湛通泉脈。
    昔日碧蓮根,香英今變白。
    顏色本神仙,霞衣無定格。

    109 《雹》 宋·戴埴

    玄默執徐歲,月律終無射。
    京師連雨雹,小者如彈,大者如拳。
    林柯葉亂下,

    110 《送俊明李提舉》 宋·方大琮

    有美羊城一鉅儒,菊坡氣脈最關渠。
    村高懶宿郎官被,色養姑乘使者車。
    曩日綠林功未賞,今年清社事堪書。
    福星何事輕移去,久矣世無公毀譽。

    111 《題順安樓》 宋·房芝蘭

    窗含野色入平吞,極目漁樵江上村。
    流出異香花堰水,放開老翠葉山云。
    竹邊僧寺鷗沙繞,柳外人家驛路分。
    掛月參天蟠地脈,門前雙樹幾斜曛。

    112 《和伯氏春雨中韻》 宋·胡仲參

    癡寒脈脈壓晴莎,春漸三分景未和。
    待得濃陰收拾后,花邊春色已無多。

    113 《題惠泉寄知軍郎中》 宋·句龍緯

    崎嶇荊門山,叢起為東隘。
    陽岡盤氣勢,陰竇融液脈。
    源濯云根移,流噴石罅拆。
    呀呀兩岸間,平澗才數席。

    114 《惠山泉》 宋·劉達

    靈脈發山根,涓涓才一滴。
    寶劍護深源,蒼珉環甃壁。
    鑒影須眉分,當暑挹寒冽。
    一酌舉瓢空,過齒如激雪。

    115 《畫山水扇》 宋·邵清甫

    巖脈交橫簇亂峰,顛崖懸絕隱仙翁。
    不須遠看連天色,盡在吾人掌握中。

    116 《都梁宮》 宋·吳宗旦

    從來香草騷人詠,晚作離宮煬帝游。
    三殿重重鎖秋色,七泉脈脈貫中流。

    117 《歌兩淮》 宋·員興宗

    君不見北風吹淮風浪黑,鐵馬千群凝一色。
    當時廟論孰經濟,將相無言潛動魄。
    或云南紀當何憂,今代諸葛身姓劉。
    陸下喚取守淮甸,彼有勝算逾干矛。

    118 《無罪言》 宋·趙汝績

    哀哀民何辜,遭此兇歉厄。
    初聞數米炊,次復并日食。
    草根掘欲盡,木皮屑不給。
    疲老就枯僵,少壯作捐瘠。

    119 《麻姑山》 宋·朱京

    仙都朝百靈,奇絕眾峰冠。
    朝隨五馬游,萬里卷云幔。
    春陽散地脈,指顧群陰泮。
    刻玉露巉巖,嚴嚴色足憚。

    120 《擬古》 元·劉永之

    南國有佳人,秀色麗春陽。
    素手弄機杼,織綺向蘭房。
    涼宵步玉階,羅襪沾微霜。
    坐愁容華歇,中宵理絲簧。

    * 關于脈色的詩詞 描寫脈色的詩詞 帶有脈色的詩詞 包含脈色的古詩詞(21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