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脈色的詩詞(215首)

    181 《舶使王會溪太守趙見泰九日領客枉顧山中賦采》 宋·蒲壽宬

    南陽有菊水,一掬清且鮮。
    滿潭浸秋色,餐英飲寒泉。
    將以壽道脈,非惟制頹年。
    豈不隨眾草,正色乃自然。

    182 《送使君右司趙是齋》 宋·蒲壽宬

    皦皦惠山泉,脈脈天上潢。
    中含五色文,時吐千丈光。
    人間塵土腥,聊復褰我裳。
    南州六月暑,千里蝎欲狂。

    183 《病起懷歸》 宋·董嗣杲

    絕飲還知百脈清,病夫明日值陽生。
    治裝肯發遲疑口,要趁江寒水色平。

    184 《羽觴飛上苑》 宋·董嗣杲

    日色蕩曉香塵起,上苑春融錦屏里。
    蕙枝小葉攢石臺,桃英亂糝浮池水。
    鱗波皺云展翠綃,羽幰逐風颯珠履。
    騮飛步褭蹀躞高,杯行聲度提壺美。

    185 《云洞園》 宋·董嗣杲

    下湖營圃藉元勛,景色天然曲折分。
    水脈窨花通活港,洞基壘石走空云。
    千間大廈歸春夢,一撮危亭納夕曛。
    扁畫自懸碑自壓,當年何事立孤墳。

    186 《牡丹花》 宋·董嗣杲

    大花香透已春過,莫妙春工點染多。
    蜀地錦機裁色樣,洛陽土脈蘊中和。
    牙牌有字分奇品,金屋無人續艷歌。
    明月天津橋上晚,一聲不柰杜鵑何。

    187 《折丹桂 贈丹陽》 元·王哲

    氣財酒色相調引。
    迷惑人爭忍。
    因斯染患請郎中,思使言,你且盡。
    不須把脈休頻診。
    死病今番準。
    這回須去不推辭,復勾追,文貼緊。

    188 《折丹桂 繼重陽韻》 元·馬鈺

    父師痛教頻頻引。
    在俗心寧忍。
    須當酒色氣財捐,到如今,有甚盡。
    沖和氣脈何勞診。
    一志修行準。
    參隨鶴駕縱云游,離鄉關,心意緊。

    189 《滿庭芳 贈嚴公》 元·馬鈺

    昨宵夢里,幸遇重陽。
    授予秘密仙方。
    杳杳冥冥恍惚,太白其黃。
    便是刀圭顏色,往來流、飲似瓊漿。

    190 《閩中早春》 宋·張嵲

    愁見繁云貼死灰,驟喜春從天際回。
    晴云流爛滿峰起,瀲滟陂塘泉脈來。
    春歸欲驗將何許,柳腰杏頰知春處。
    出門矯首望四郊,滿目都無故園樹。

    191 《瀟湘八景圖·瀟湘夜雨》 宋·葉茵

    云氣浮江天已夕,江樹號風飛雨迫。
    凄涼正則賦懷沙,疑與漁翁分半席。
    一聲曖乃隔中流,打篷淅霎添旅愁。
    土膏動脈曉色媚,農將有事于西疇。

    192 《東郊時雨》 明·李東陽

    鳴鳩將雨過東林,細草青郊望轉深。
    潤入土膏春脈脈,暝含山色晝沉沉。
    尋花問柳游人興,荷鍤扶犁野老心。
    見說帝城多景物,春晴未必勝春陰。

    193 《歸大五侄天覺硯》 宋·艾性夫

    脈暖猶涵老蘚斑,眼花仍帶淚痕潸。
    厄於劫火元無恙,意在斯文尚茍完。
    一片墨光留手澤,渾家黃色上眉間。
    只消半滴冰蜍水,漲起滿村煙雨寒。

    194 《癸巳小至》 宋·艾性夫

    舌在貧何害,脾清瘦不妨。
    天心半夜子,道脈一分陽。
    山色春秋老,梅花天地香。
    半爐煨芋火,意味頗悠長。

    195 《龜石》 宋·孔武仲

    平川洶洶經南國,匹練橫托半天碧。
    洪瀾巨浪之中央,忽見頹嵬太古石。
    此石由來幾許時,混元一氣初開辟。
    神功割破混沌胎,劃落半空隨霹靂。

    196 《病中一首簡陳行之》 宋·晁公溯

    岡陵雖坡陀,其下水所積。
    山通巫硤雨,地類長沙濕。
    太陽豈不照,浸漬本膏脈。
    氣蒸柱礎潤,暗起窗戶黑。

    197 《和林叔己詠揚守福壽林塘之韻》 宋·陳淳

    史君幽趣鐘靈臺,胸中臺畫如天開。
    居閒薄發林塘勝,根原福壽兩山來。
    石骨旁峙虎蹲踞,泉脈下繞龍瀊洄。
    高低隨巧結亭榭,收拾造化成錦堆。

    198 《臘月中旬立春快雪遄晴》 宋·陳杰

    夜光吟屋炯無盧,曉色梅檐重粲然。
    芒端殘臘洗晴雪,花底好春回隔年。
    田疇膏脈占時早,禽鳥和聲得氣先。
    多少趨生寰宇望,紫皇更斡大鈞旋。

    199 《勸學歌》 宋·陳普

    太極肇判兩儀生,其中人為萬物靈。
    人亦天地一物耳,獨以道義超眾形。
    立為三才中宇宙,發揮天地經人倫。
    茲事初非外爍伐,毫發皆奮七尺身。

    200 《學詩吟十首》 宋·方回

    我寓侍郎橋,夜枕聞五德。
    四更即不眠,東望逆曙色。
    南睨三芭閣,千燈破暗黑。
    百八仙林鐘,鼉龍吼其北。
    繄此倚闌人,四海誰我識。
    未能朱晦翁,鄉邦續道脈。

    * 關于脈色的詩詞 描寫脈色的詩詞 帶有脈色的詩詞 包含脈色的古詩詞(21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