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脈口的詩詞(80首)

    41 《贈劉草窗三十韻》 明·杜瓊

    河圖一畫人文現,書畫已在羲皇時。
    鳥跡科斗又繼作,象形取義日以孳。
    肖形求賢在商世,書畫從茲分兩歧。
    秦漢畫工可指數,筆跡已遠不可追。

    42 《贈劉草窗三十韻》 明·杜瓊

    河圖一畫人文現,書畫已在羲皇時。
    鳥跡科斗又繼作,象形取義日以孳。
    肖形求賢在商世,書畫從茲分兩歧。
    秦漢畫工可指數,筆跡已遠不可追。

    43 《菜薖為永嘉余唐卿右司賦》 明·徐賁

    遠辭華蓋居,來卜山陰宅。
    乍到俗未諳,久住地旋辟。
    屋廬尚樸純,楹桷謝雕飾。
    高營踞山跗,深甃逗泉脈。

    44 《送鄭叔車》 明·張孟兼

    鄭子離襁褓,所怙惟乃父。
    父昔仕燕京,半世去鄉土。
    子家孝義門,十世居同聚。
    派衍白麟支,望出滎陽譜。

    45 《題汪無際茸游冊三首》 明·鄭胤驥

    此日迫長至,嗟予季行役。
    忽爾來入門,意氣殊奕奕。
    未及相問勞,懷中出卷冊。
    題曰茸上游,開緘風兩腋。

    46 《贈陳君景初》 宋·王安石

    吾嘗奇華佗,腸胃真割剖。
    神膏既傅之,頃刻活殘朽。
    昔聞今則信,絕伎世嘗有。
    堂堂潁川士,察脈極淵藪。

    47 《七夕至敘州登鎖江亭,山谷謫居時屢登此亭,》 宋·范成大

    水口故城丘壟平,新亭乃有緪鐵橫。
    歸艎擊汰若飛渡,一雨徹明秋漲生。
    東樓鎖江兩重客,筆墨當代俱詩鳴。
    我來但醉春碧酒,星橋脈脈向三更。

    48 《游昭牛圖》 宋·陸游

    游昭木石師李唐,畫牛乃自其所長。
    出欄初聽一聲笛,意氣已無千頃荒。
    客居京口老益困,衣不揜脛須眉蒼,時時弄筆眼力健,磃角毛骨分毫芒。
    我無沙堤金絡馬,拂拭此幅喜欲狂。

    49 《以皮鞋底贈石推官三首》 宋·黃庭堅

    鼻孔隨人走,日中忽見斗。
    踏定太沖脈,壁上掛著口。

    50 《送子野》 宋·歐陽修

    四時慘舒不可調,冬夏寒暑易郁陶。
    春陽著物大軟媚,獨有秋節最勁豪。
    金方堅剛屏炎瘴,兌氣高爽清風飚。
    煙霞破散灝氣豁,山河震發地脈搖。

    51 《周仲章通判潤州》 宋·梅堯臣

    昔過京口山,斷崖如鞏洛。
    抱谷黃芹泥,百丈聳垠堮。
    山嶺與江面,地脈水可度。
    欲鑿無淺泉,孰云南土薄。

    52 《原蝗》 宋·王令

    蝗生於野誰所為,秋一母死遺百兒。
    埋藏地下不腐爛,疑有鬼黨相收持。
    寒禽冬饑啄地食,拾掇谷種無余遺。
    吻惟掠卵不加破,意似留與人為饑。

    53 《陪諸公登南樓啜新茶家弟出建除體詩諸公既和》 宋·陳與義

    建康九醖羙,侑以八品珍。
    除瘴去熱惱,與茶不相親。
    滿月墮九天,紫面光磷磷。
    平生酪奴謗,脈脈氣未申。

    54 《題諸葛繡香園》 宋·白玉蟾

    碧桃枝上東風轉,一點陽和開柳眼。
    何人收拾羅浮香,藏在此園天不管。
    每歲東君召勾芒,玉壺淡淡晴煙暖。
    佳人有恨嫌花遲,王孫不來空草偃。

    55 《述古》 宋·白玉蟾

    河水一鏡清,中有驪龍舞。
    波心呈寶圖,始脈造化祖。
    燧人鉆炎涼,炎帝餌甘苦。
    身披獝狨衣,口服觳觫乳。
    此時至尊者,帝階三尺士。
    嬴政筑阿房,籛鏗才傴僂。

    56 《題李公麟山莊圖〈并敘〉》 宋·蘇轍

    伯時作《龍眠山莊圖》,由建德館至垂云沜,著錄者十六處,自西而東凡數里,巖崿隱見,泉源相屬,山行者路窮于此。
    道南溪山,清深秀峙,可游者有四:曰勝金巖、寶華巖、陳彭漈、鵲源。
    以其不可緒見也,故特著于后。
    子瞻既為之記,又屬轍賦小詩,凡二十章,以繼摩詰輞川之作云。

    57 《和王覺民梅花詩》 宋·王之道

    梅花似是東君客,漏洩春風犯寒坼。
    冰肌玉骨照雙泉,應為孤根借泉脈。
    先生狂得次公醒,詩思藹藹飄晴云。
    為憐老拙有舊分,俾預勝賞沾清芬。

    58 《朝發靈樹寄曼叔師厚》 宋·韓維

    朝發靈樹東,曠野陰氣積。
    驅馬入草間,左右號鸛鹢。
    重云{左黑右沈去氵}玄幕,孤月隱白壁。
    欹危涉涂淖,轉側緣溝脈。

    59 《芝草》 宋·李石

    邊上秋風生,眾芳感蕭瑟。
    何由九地底,一氣回暖脈。
    官居類僧坊,忽有芝草坼。
    駢跗間紅紫,合蓋暈黃白。

    60 《送袁和叔尉江陰》 宋·樓鑰

    澄江少日曾經行,高城傍有長江橫。
    君山特立江之汀,下瞰淮甸一掌平。
    申港引潮深無聲,萬頃灌注滋農耕。
    戰國今幾二千齡,黃歇此地猶垂名。

    * 關于脈口的詩詞 描寫脈口的詩詞 帶有脈口的詩詞 包含脈口的古詩詞(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