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成欲寄庾安西,紙背應勞手自題。聞道近來諸子弟,臨池尋已厭家雞。
濯足云水客,折腰簪笏身。喧閑跡相背,十里別經旬。忽因乘逸興,莫惜訪囂塵。窗前故栽竹,與君為主人。
小學古詩七夕節
初夢龍宮寶焰然,瑞霞明麗滿晴天。旋成醉倚蓬萊樹,有個仙人拍我肩。少頃遠聞吹細管,聞聲不見隔飛煙。
銀缸斜背解鳴珰,小語偷聲賀玉郎。從此不知蘭麝貴,夜來新染桂枝香。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干曲,洲中見荻花。
思量前事不堪尋,牢落馀情滿素琴。四海豈無騰躍路,一家長有別離心。道從汩沒甘雌伏,跡恐因循更陸沈。
一手攜書一杖筇,出門何處覓情通。立談禪客傳心印,坐睡漁師著背蓬。青布旗夸千日酒,白頭浪吼半江風。淮陰市里人相見,盡道途窮未必窮。
李波小妹字雍容,窄衣短袖蠻錦紅。未解有情夢梁殿,何曾自媚妒吳宮。難教牽引知酒味,因令悵望成春慵。海棠花下秋千畔,背人撩鬢道匆匆。
江上氣早寒,仲秋始霜雪。從軍乏衣糧,方冬與家別。
古詩三百首柳樹思鄉
鴉背夕陽山映斷,綠楊風掃津亭。月生河影帶疏星。青松巢白鳥,深竹逗流螢。隔水彩舟然絳蠟,碧窗想見娉婷。浴蘭熏麝助芳馨。湘弦彈未半,凄怨不堪聽。
足力窮時山已晦。卻上輕舟,急棹穿沙背。云影漸隨風力退。一川月白寒光碎。喚客主人陶謝輩。拂石移尊,不管游人醉。羅綺叢中無此會。只疑身在煙霞外。
綠墮云垂領。背琵琶、盈盈袖手,粉閑紅靚。依約春游歸來倦,又似春眠未醒。滟寒泚、低迷蓉影。
神京背紫陌,縞駟結行辀。北去橫橋道,西分清渭流。寒光向壟沒,霜氣入松楸。今日泉臺路,非是濯龍游。
鷗如玉潔鷺霜明,閒意相看了不驚。乃不悟予非慕者,決然飛背晚煙輕。
驢背馱詩,鴟夷盛酒,曉踏蘇堤殘雪。露闕云門,璇階玉宇,照耀日華光潔。見說孤山,猶存老樹,清興一時超越。畫船歸、更有漁舟,此景頓成奇絕。
十二金屏逐面遮,雙鬟背倚彈琵琶。六么弦急齊聲按,桃葉桃根舊一家。曲罷屏開但香霧,余音空繞珊瑚樹。中年魂夢不驚飛,雒月巫云引歸路。
我昔在田間,但知羊與牛。川平牛背穩。如駕百斛舟。舟行無人岸自移,我臥讀書牛不知。
徙倚秋原上,凄涼晚照中。水流天不盡,人遠思何窮。問諜知秦過,看山識禹功。(余杭,始皇所舍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