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恥言的詩詞(288首)
161
《樹下課諸孫》 明·王問
茅茨宴荒徑,獨有嘉樹存。
藏書子能讀,復以訓諸孫。
義孫讀《論語》,頗將孝理敦。
道孫誦《大學》,路孫初學言。
162
《齒落》 明·吳儼
我年六十一,已落第三齒。
若更活數年,所存知有幾。
剛風著唇吻,利與劍戟比。
豈待入腹中,而后疾病起。
163
《詠懷七首》 明·岳岱
涂山會諸侯,萬國呈玉帛。
河精授圖讖,開導由積石。
洪水勢方割,底定于震澤。
神功敷宇宙,厥民得稼穡。
165
《別南塘子》 明·左國璣
五月麥熟繭繰絲,黃鸝啄椹鳴桑枝。
南風送帆五兩急,吳江酒船初到時。
牛車日轉曹門進,鼓市樓西集成鎮。
金椎初破紫泥封,玉壺瀉出黃金嫩。
167
《戲子由》 宋·蘇軾
宛丘先生長如丘,宛丘學舍小如舟。
常時低頭誦經史,忽然欠伸屋打頭。
斜風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
任従飽死笑方朔,肯為雨立求秦優。
168
《和陶貧士七首》 宋·蘇軾
夷齊恥周粟,高歌誦虞軒。
產祿彼何人,能致綺與園。
古來避世士,死灰或余煙,末路益可羞,朱墨手自研。
淵明初亦仕,弦歌本誠言。
不樂乃徑歸,視世羞獨賢。
170
《送呂希道知和州》 宋·蘇軾
去年送君守解梁,今年送君守歷陽。
年年送人作太守,坐受塵土堆胸腸。
君家聯翩三將相,富貴未已今方將。
鳳雛驥子生有種,毛骨往往傳諸郎。
171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宋·王安石
鞠之育之不羞恥,恩情亦各言其子。
天寒日暮山谷里,腸斷非關隴頭水。
兒呼母兮啼失聲,依然離別難為情。
灑血仰頭兮訴蒼蒼,知我如此兮不如無生。
173
《自訟》 宋·王安石
孔子見南子,子路為不怡。
欲從公山氏,勃郁見色辭。
道如天之蒼,萬物不能緇。
弟子尚不信,況余乏才資。
175
《送江寧彭給事赴闕》 宋·王安石
西江望士眾長兼,卓犖傳家在一男。
壯志異時開史牒,妙齡終日對書龕。
桂堂發策收科選,櫻苑頒詩豫宴酣。
大邑援琴聊試可,小州懷紱果才堪。
176
《謝公墩》 宋·王安石
走馬白下門,投鞭謝公墩。
昔人不可見,故物尚或存。
問樵樵不知,問牧牧不言。
摩挲蒼苔石,點檢屐齒痕。
177
《答虞醇翁》 宋·王安石
輟學以從仕,仕非吾本謀。
欲歸諒不能,非敢忘林丘。
臨餐恥茍得,冀以盡心酬。
萬事等畫墁,雖勤亦何收。
揚揚古之人,彼職乃無憂。
感子撫我厚,欲言秪慚羞。
178
《吊元魯山》 唐·孟郊
搏鷙有余飽,魯山長饑空。
豪人飫鮮肥,魯山飯蒿蓬。
食名皆霸官,食力乃堯農。
君子恥新態,魯山與古終。
* 關于恥言的詩詞 描寫恥言的詩詞 帶有恥言的詩詞 包含恥言的古詩詞(2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