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耳門的詩詞(936首)

    381 《困從臺駕隨待》 宋·釋道真

    下霸道場記,□{維}□{天}□{福}十五年五月八日游記之耳三危山內枲世□{賢},結此道場下停□{閑}。
    侍送門人往不絕,圣是山谷水未寬。

    382 《偈頌三首》 宋·釋了樸

    牛皮鞔露柱,露柱啾啾叫。
    燈籠佯不知,虛明還自照。
    殿脊老嗤吻,聞得呵呵笑。
    三門側耳聽,就上打之繞。
    譬如十日菊,開徹隊誰要。
    呵呵呵,未必秋香一夜衰,熨斗煎茶不同銚。

    383 《偈頌三首》 宋·釋了樸

    德山入門便棒,臨濟入門便喝。
    臨濟喝處,德山棒頭耳聾;德山檢時,臨濟喝下眼瞎。
    雖然一搦一抬,就中全生全殺。

    384 《偈頌六十五首》 宋·釋普濟

    眼耳鼻舌身意,八萬四千法門,晝夜放光放動。
    一翳在眼,空花亂墜。

    385 《偈頌七首》 宋·釋思岳

    芭蕉聞雷開,耳在什麼處。
    葵花隨日轉,眼在什麼處。
    若還眼耳分明,透出千門萬戶。

    386 《偈》 宋·釋坦

    徑山有個竹篦,直下別無道理。
    佛殿廚庫三門,穿過衲僧眼耳。

    387 《閒居》 宋·釋文珦

    影不落人間,空門斷往還。
    心如灰已死,身與石同頑。
    洗耳清{左襫去衤右斗}瀑,搘筇靜對山。
    老僧閒甚富,誰欲賈予閒。

    388 《偈頌二十四首》 宋·釋智遇

    同門出入,未嘗謾你。
    諸人茍或粉飾太過,山僧只得掩耳。

    389 《悲二子聊句》 宋·蘇舜元

    有客自遠方,來以二子說。
    穆子病疾初,家事巨細缺。
    鄰人苦其求,翳師久以決。
    案杯小大空,布被旁午裂。

    390 《讀通鑒雜興》 宋·孫應時

    柴門三叩略從容,感激聊酬大耳公。
    常驅牛趁機春雨,人前元不似英雄。

    391 《哭東萊呂先生》 宋·孫應時

    鏡曲重攜杖,京都再及門。
    詩書窺梗概,耳目竟煩昏。
    怊悵身何極,蹉跎意獨存。
    長途風雨晦,十駕謇追奔。

    392 《碧落洞》 宋·唐介

    余生本孤拙,所志在云石。
    薄宦偶纏鎖,未遂林泉適。
    邇來備臺選,幸一當言責。
    狂愚抵罪辜,遽從遐徼謫。

    393 《訪僧歸云庵》 宋·陶崇

    閒過選佛場,歸云翠如潑。
    入門偶有言,啟頰師便喝。
    掩耳煨芋爐,但把火深撥。
    呼童酌玉虹,注之旃檀缽。

    394 《青溪主客歌》 宋·汪崇亮

    野王手奏淮淝捷,門外歸來有旌節。
    伸眉一笑紫髯秋,袖中猶挾柯亭月。
    山陰主人載雪舟,掀篷系纜青溪頭。
    平生耳熱欠一識,若為牽挽行云留。
    一聲橫玉西風里,蘆花不動鷗飛起。
    馬蹄依舊入青山,柳梢浸月天如水。

    395 《次韻張晉彥秋日》 宋·王從

    地迥高樓目,天寒故國心。
    江鷗無萬里,云木目千尋。
    門掩斜陽下,人歸落葉深。
    風前悵何許,入耳越鄉吟。

    396 《灘石八陣圖行》 宋·王剛中

    我生孔明后,相望九百載。
    我想孔明賢,巍然伊呂配。
    奇謀勇略夸雄師,大節英風蓋當代。
    木牛流馬何足言,八陣遺蹤千古在。

    397 《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 宋·王阮

    平楚皆膏壤,成湯忽旱年。
    人知圣慮切,恩遣使臣宣。
    乙犯饑荒后,長沙富庶全。
    紀年四十載,斗米二三錢。

    398 《醉歌行》 宋·衛博

    軟沙挾徑草微微,畫堂甲帳光流離。
    堂外花驄瑪瑙羈,傳呼直到黃金墀。
    黃金墀下班如剪,蒼槐不勸蟠蛟螭。
    出門膽落金吾將,歸去泣走銅山兒。

    399 《臨高臺三首》 宋·吳沆

    高高軒楹日照東,扶桑柱植西昆侖。
    上有明真紫霞客,廝征伯僑役羨門。
    月馭叱前驅,風駟殿后奔。
    靈衣披披溘晻靄,玉斧斷斷除煩冤。

    400 《句》 宋·吳沆

    耳根靜處水流村,眼界空時山在門。

    * 關于耳門的詩詞 描寫耳門的詩詞 帶有耳門的詩詞 包含耳門的古詩詞(93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