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耳邊的詩詞(458首)

    261 《到芊原志喜》 明·林俊

    眼前三日是回程,萬死天容脫此生。
    官燭對床翻老淚,城笳落耳誤邊聲。
    峽江今度風波隔,驛使初傳猿鳥驚。
    臥病老臣無氣力,勉叉雙手賀升平。

    262 《北巖寺》 明·林俊

    兩川搖扤尚遲留,耳落邊聲結素愁。
    草閱陣旗江郭靖,云移仙蓋野堂幽。
    時危附髀思屠狗,日短歸心寄飼牛。
    忝竊三朝今老憊,驅馳何計足消憂。

    263 《朐岡行贈遲戶部兼簡馮汝強伯仲》 明·陸粲

    君不見朐山之岡矗立千萬重,高者盤躩如虬龍,下者偃蹇
    蹲踞如貔熊。
    中起雙尖屹相向,青天突兀安屏障。
    靈棲仙宅信孤迥,碧澗紅泉亦清壯。

    264 《張烈婦》 明·陸師道

    抱璧置泥涂,皎然質不泯。
    菖蒲九節花,雖死常流芬。
    十三學裁衣,十六誦詩書。
    十七婦道成,十八為君妻。

    265 《快游歌寄汪一甫》 明·馬之駿

    醫無山頭角滿耳,十萬健兒密于蟻。
    猛氣皆思斫建州,鐵馬嘶風大旗底。
    幕府朝開劍如水,上將逡巡護軍靡。
    其間側注者誰氏?雄釂高談稱弟子。

    266 《寄訊遼府用極兄》 未知·謀[B16J]

    天涯何處客愁輕,異國飄零見弟兄。
    豈乏豬肝供旅食,還從牛耳訂宗盟。
    柳邊棹倚離亭笛,花下杯殘別院箏。
    君入秦淮予入郢,斷行時有暮鴻聲。

    267 《擬古詩七十首(錄一十三首)》 明·盛時泰

    陳思王植贈友往祚頹已久,大業緬方新。
    仰視圣皇德,承胤為我親。
    暇日荷休明,高館集眾賓。
    中廚列庖饌,水陸備鮮鱗。

    268 《贈徐季子》 明·蘇伯衡

    百金不惜市梔鞭,兩耳不解聽朱弦。
    人情如此亦何以,我每見之獨慨然。
    夫君懷寶起浙右,掉鞅觀光來日邊。
    夙學人言破萬卷,新制我喜窺幾編。

    269 《題謝衛同鐘馗移家圖》 明·湯胤勣

    寒云潑墨陰風峭,冬青葉底休留叫。
    老魅梁間忽作聲,四下妖精俱起嘯。
    兩星執法未能訶,坐見綠蕪生白波。
    曲逗銅魚窺寶甕,倒騎鐵馬試金戈。

    270 《聞化女湘靈為祥云洞侍香仙子志喜六首》 明·屠隆

    冉冉飆車駕彩虹,只聞耳畔響罡風。
    人間那識祥云洞,幸有天邊鶴使通。

    271 《題義方書舍》 明·王紱

    我昔童丱時,蒙養絕浮靡。
    朝夕常趨庭,頗解學詩禮。
    奈何才弱冠,早已失怙恃。
    徒懷風木悲,沒齒殊未已。

    272 《己酉練圻寓舍詠雪》 明·王彝

    青龍己酉豐稔葉,歲星一終旬日浹。
    天容黃黃風氵疌々正好,云同八表不見葉。
    漏促辰酉日車跲,目眩空花氣屢懾。
    凍指欲墮數蓂莢,股栗匪由冰上踏。

    273 《露筋娘子詩(并序)》 明·王彝

    淮城小如蓋,僻在湖草邊。
    蕭條城下路,昔有兩嬋娟。
    秋姿艷明月,相攜良可憐。
    小姑泣向嫂,薄暮慘墟煙。

    274 《林泉怡性歌為東暉上人作》 明·香嚴和尚

    伽黎分付參玄人,水邊林下頤天真。
    須就松間結茅屋,竟無閑事勞精神。
    碧草蒼苔凈如洗,卻教何處飛紅塵。
    占得白云萬余畝,山猿野鳥來相親。

    275 《原州夜哭》 明·姚粦

    壬辰固原州,七月九日夜。
    悲風挾奇響,飄蕭繞官舍。
    始聞唱吁喁,答和幽嗚乍。
    陡如天哭傾,萬聲向耳瀉。

    276 《澠池會盟臺》 明·趙貞吉

    天弧夜射青麟死,天下諸侯慶牛耳。
    完璧城邊走趙人,擊缶臺畔聞秦聲。
    池中夜浸一片月,年年草綠春風發。
    猛將鞬腰取豹韜,牧童扣角來狐窟。

    277 《牧童謠》 明·周是修

    遠牧牛,朝出東溪溪上頭。
    溪頭草短牛不住,直過水南芳草洲。
    脫衣渡水隨牛去,黃蘆颯颯風和雨。
    老鴉亂啼野羊走,絕谷無人驚四顧。

    278 《次韻和牧翁題沈啟南奚川八景圖卷》 明·周永年

    奚川八景不可見,盡情斂取入畫圖。
    侍郎作歌系其后,為索和篇征及吾。
    吾得見詩如見畫,當食幾欲忘歠泬。
    五柳宅邊竹里館,寧與晉唐人物殊。

    279 《鰒魚行》 宋·蘇軾

    漸臺人散長弓射,初啖鰒魚人未識。
    西陵衰老繐帳空,肯向北河親饋食。
    兩雄一律盜漢家,嗜好亦若肩相差。
    ?莽、操皆嗜鰒魚。

    280 《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 宋·蘇軾

    吏民莫扳援,歌管莫凄咽。
    吾生如寄耳,寧獨為此別。
    別離隨處有,悲惱緣愛結。
    而我本無恩,此涕誰為設。

    * 關于耳邊的詩詞 描寫耳邊的詩詞 帶有耳邊的詩詞 包含耳邊的古詩詞(4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