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耳耳的詩詞(143首)

    101 《春夏之交風雨彌間耳目所觸即事十絕》 宋·汪莘

    夏雨春風窮管仲,傍云榮木老淵明。
    斷紅池館無人到,猶有黃鸝一兩聲。

    102 《春夏之交風雨彌間耳目所觸即事十絕》 宋·汪莘

    石橋南北碧桃香,翠葉交柯水面涼。
    終歲方壺無一事,春來也為種花忙。

    103 《春夏之交風雨彌間耳目所觸即事十絕》 宋·汪莘

    不賦杜鵑三十秋,今愁不比昔時愁。
    杜鵑豈是催春去,為見春來啼不休。

    104 《春夏之交風雨彌間耳目所觸即事十絕》 宋·汪莘

    野水平橋細浪生,柴門草長斷人行。
    園林霽后春如在,燕雀鳴時夏正清。

    105 《春夏之交風雨彌間耳目所觸即事十絕》 宋·汪莘

    即日南風清且微,北窗心靜見天機。
    林鶯母子聲相應,野蝶雌雄性共飛。

    106 《春夏之交風雨彌間耳目所觸即事十絕》 宋·汪莘

    春去江南水拍天,經旬茅屋罕炊煙。
    石墻頹毀板橋斷,始覺貧家氣象全。

    107 《春夏之交風雨彌間耳目所觸即事十絕》 宋·汪莘

    雷電陰晴共一簾,殘春首夏境相兼。
    閑尋稚筍今朝長,靜數新荷昨夜添。

    108 《春夏之交風雨彌間耳目所觸即事十絕》 宋·汪莘

    下簾讀易有深功,一炷清香過日中。
    赤帝元來協青帝,南風初至似東風。

    109 《春夏之交風雨彌間耳目所觸即事十絕》 宋·汪莘

    槐葉風清鶯哺子,麥苗露濕雉尋媒。
    道人不出方壺境,坐見天時去又來。

    110 《春夏之交風雨彌間耳目所觸即事十絕》 宋·汪莘

    檐前花放不忍折,庭下草深仍懶鋤。
    苦雨晴時春已盡,可憐新月掛清虛。

    111 《行黑水谷三十里以耳目聞見有賦》 宋·程公許

    自過三泉境,紆回谷道中。
    居民雖漸復,生理頓成空。
    敗屋翳蒿逕,頹墻荒棘叢。
    稻田多宿莽,麥隴間鋪葺。

    112 《寧宗皇帝詩卷耳篇御書贊》 宋·岳珂

    偉王人之典學,本天縱之多能。
    續六藝之絕業,環諸儒而講明。
    璧跗蔚其流芳,瓊字煥其騰英。
    居蠖濩而儲精,炳龜龍而效靈。

    113 《自判此生非醉殺則睡殺耳未知天公肯見容否作》 宋·蘇泂

    采石江邊踏鯉魚,華山縣里自騎驢。
    世間非醉亦非睡,白墮黃粱莫笑渠。

    114 《自判此生非醉殺則睡殺耳未知天公肯見容否作》 宋·蘇泂

    兀兀蘧蘧也大奇,眼花花處蝶飛飛。
    先生飽慣人間事,只麼殘年是解圍。

    115 《泊舟洞庭云薄天空湖光可愛恨未登岳陽樓耳》 宋·陽枋

    昨日蘭橈逐順流,今朝湖口泊歸舟。
    千山日暖雪花散,萬里風高云葉收。
    江影曲通西蜀還,湖光橫與北溟浮。
    岳陽奇眺嗟猶欠,付與他年穩上樓。

    116 《南鄉子·黃耳訊初收》 宋·吳潛

    黃耳訊初收。
    為說鷗汀與鷺洲。
    爭問主人歸近遠,颼颼。
    定是登高九月頭。
    有酒且相酬。
    莫管西風滿鬢秋。
    今日是今明日古,休休。
    轉首鄞江總別愁。

    117 《十二月二十四日雪蓋予三年于淮才見此耳時東》 宋·方岳

    淝水風聲欲破苻,文城雪意趁禽吳。
    詩筒擬醉玉跳脫,捷羽已飛金仆姑。
    剡曲但能乘興逸,灞橋僅不負詩癯。
    那知莫俯文書外,更解飛瓊打陣圖。

    118 《少年游·釵云垂耳未勝冠》 宋·仇遠

    釵云垂耳未勝冠,私語別青鸞。
    露帳銀床,海棠睡足,偏稱晚來看。
    一年一夢青樓曲,香淺被池寒。
    卻聽西風,小窗殘雨,紅葉滿長安。

    119 《長耳相》 宋·董嗣杲

    眉目如生骨骼寒,后來曾紀短碑頑。
    雙垂長耳過肩角,千古道軀落世間。
    覆履有方隨跡滅,守龕無語向人閒。
    想知自丑難遮斷,兩扇禪扉及早關。

    120 《踏云行·耳聽金經》 元·馬鈺

    耳聽金經,口餐玉餅。
    手持象管書心印。
    雖然事事競相縈,真如不動常清凈。
    欲要靈明,須磨內鏡。
    居塵不雜真常應。
    真常應后顯胎仙,胎仙

    * 關于耳耳的詩詞 描寫耳耳的詩詞 帶有耳耳的詩詞 包含耳耳的古詩詞(14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