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耳界的詩詞(99首)
41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清·梁啟超
亞洲大陸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盡瘁國事不得志,斷發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讀書尚友既一載,耳目神氣頗發皇。
少年懸弧四方志,未敢久戀蓬萊鄉。
42
《漁家傲·西土紋成東土壤》 宋·可旻
西土紋成東土壤。
星飛一點千華界。
勿訝神魂生去快。
無遮礙。
樂邦只在同居內。
八德池深華又大。
跏趺端坐蓮華載。
耳聽法音心悟解。
低頭拜。
從今跳出胞胎外。
46
《醉義歌》 金朝·寺公大師
曉來雨霽日蒼涼,枕幃搖曳西風香。
困眠未足正展轉,兒童來報今重陽。
吟兒蒼蒼渾塞色,客懷袞袞皆吾鄉。
斂衾默坐思往事,天涯三載空悲傷。
47
《重修圣濟院》 宋·陳有聲
蒙泉距宜春,相去百余里。
有僧來問余,借問何姓氏。
乃余昔所敬,見之蹙然喜。
敘余語未既,省記到山始。
48
《蔡謨公歸田贈別》 宋·李大同
法持三尺弼皇堯,盛德英風滿市朝。
千里關山思召伯,十年海內生皋陶。
遨游上界星辰近,出入中天雨露饒。
何用燒燈歌法活,只須洗耳聽鳴韶。
52
《狐綏綏》 明·史鑒
狐綏綏,鬼為侶。
夜嘯叢祠作神語,戲舞跳梁從社鼠。
云凝月黑天昏昏,尾搖陰火光如炬。
興妖作孽天不知,指顧氵虢氵虢雷風隨。
54
《采薖為余唐卿賦》 明·姚道衍
余君抱奇言不夸,種菜擬學元修家。
臨溪筑廬競誅草,傍路樊圃多編葭。
長镵短夋自成列,不與文筆相交加。
畦界條條任衡縮,溝澮一一隨紆斜。
55
《天竺寺(并引)》 宋·蘇軾
予年十二,先君自虔州歸,為予言:“近城山中天竺寺,有樂天親書詩云:一山門作兩山門,兩寺原従一寺分。
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臺花發后臺見,上界鐘清下界聞。
遙想吾師行道處,天香桂子落紛紛。
57
《戲用方外語示客》 宋·陸游
紅粟青錢一掃空,笊籬行賣學龐翁。
身居本地風光里,愁擲它方世界中。
剩欲劇談明不二,誰能太息賞無同?踞床一喝君聞否?三日猶應覺耳聾。
59
《白月》 宋·張耒
白月照世界,山河受清光。
豈獨耳目清,瑩洗肝膈涼。
中夜掃寬虛,仰得天一方。
湛碧磨青銅,精金點星茫。
我心方無思,偃息在高堂。
慎勿憂世故,彼昏謂汝狂。
60
《清涼國師真贊》 宋·黃庭堅
寶月清涼,寂照法界。
以沙門相,藏世間解。
谷響入耳,性不可為。
青蓮出水,深不可窺。
萬象紛披,花開古錦。
啟迫群氓,與甘露飲。
哲人去矣,資何所參。
即事之理,塔鎖終南。
* 關于耳界的詩詞 描寫耳界的詩詞 帶有耳界的詩詞 包含耳界的古詩詞(9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