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耳房的詩詞(143首)
102
《感春》 宋·張耒
淹留生白發,默默又驚春。
花房與柳萼,三見東風新。
竟日雨不止,翛翛寒著人。
擁裘坐閉閣,但與山爐親。
103
《游白馬寺》 宋·張耒
秋林轉層崖,步踏落葉響。
森森夾路竹,矗矗羽林仗。
精廬隱深塢,門啟臺殿敞。
累累霜果懸,落落寒木壯。
107
《百字謠/念奴嬌》 宋·無名氏
太真姑女,問新來、誰與歡傳玉鏡。
莫恨無人伸好語,人在藍橋仙境。
一笑樽前,歡然相與,便勝瓊漿飲。
殷勤客意,耳邊說與君聽。
108
《聞臨淄公薨》 宋·梅堯臣
至和癸巳十二月兮,友人語我火犯房。
芒射鉤鈐而拂上相兮,禍非弼臣誰可當。
昨日聞太宰悟天道而畏忌兮,歸臥其第三拜章。
太宰既不得請而賜黃金百兩以為壽兮,諫官御史猶擊強。
112
《破釜》 宋·邵雍
有一破釜多故舊,掉向空房不照顧。
上面{左土右孛}土塵埃生。
兩璺到耳連底透。
叫得將來錮露人,拈得與他交覷部。
113
《王詵都尉寶繪堂詞》 宋·蘇轍
侯家玉食繡羅裳,彈絲吹竹喧洞房。
哀歌妙舞奉清觴,白日一醉萬事忘。
百年將種存慨慷,西取庸蜀踐戎羌。
戰袍賜錦盤雕章,寶刀玉玦余風霜。
114
《開平》 宋·汪元量
冷霰撒行車,呻吟獨搔首。
須臾大如席,風卷半空走。
母子鼻酸辛,依依自相守。
書生倒行囊,沽來一樽酒。
暫時借溫和,耳熱豈長久。
萬木無陰風,言語冰在口。
氈房耿無眠,兀兀聽刁斗。
115
《舒刺客》 元·楊維楨
舒壯士,智如張子房,膽如趙子龍。
神州地入黃旗東,壯士手挽回天功。
探虎入虎穴,壯士沃焦心火熱。
怒潮一卷石頭城,匕尖已帶乖龍血。
116
《煌煌京洛行》 明·劉基
齊謳且輟唱,吳趨亦停聲。
請君傾耳聽,聽我歌洛京。
京洛何煌煌,卜宅自周王。
五服畫九州,茲惟土中央。
117
《薤露歌》 明·劉基
蜀琴且勿彈,齊竽且莫吹。
四筵并寂聽,聽我《薤露》詩。
昨日七尺軀,今日為死尸。
親戚空滿堂,魂氣安所之。
119
《再和明復蹈元之什》 宋·李彌遜
湓江散吏來萬里,借屋僧房冷如水。
支頤一束儻會心,容膝數椽真傲世。
大而無用澗底松,過者不顧道傍李。
賣刀買犢愧老農,汲水埋盆作兒戲。
* 關于耳房的詩詞 描寫耳房的詩詞 帶有耳房的詩詞 包含耳房的古詩詞(1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