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山前峰,上上終非頂。行登眾嶺徹,始得山門迥。高風慘多寒,落日側先暝。卻視向所經,眇如在深井。
平生愛奇石,如見古君子。一卷窗牖間,時復為隱幾。茲行池陽路,終日亂山里。道傍石叢生,牛羊亂虎兕。
屋山啼烏兒當歸,玉釵罥蛛郎馬嘶。去時燈火正月半,階前雪消萱草齊。
勃姑夫婦喜相喚,街頭雪泥即漸乾。已放游絲高百尺,不應桃李尚春寒。
南窗讀書聲吾伊,北窗見月歌竹枝。我家白發問烏鵲,他家紅妝占蛛絲。
飄然一舸順流東,敏捷如鴻恨不同。為我能留半日許,得君何翅一聯中。頗思暮句記初識,已復枉詩醉古風。沅芷灃蘭元屬爾,既難袞袞又匆匆。
連年波浪與埃塵,誰可論心五六人。昨夜夢同天地闊,水花初凈月如銀。
屬者俱被命,敕書黃札光。同將舜權量,與較蜀文章。投分雖已晚,傳經何可忘。對床風雨地,長記此升堂。
通變莫如易,韋編存至今。如傳仲尼手,盡見伏羲心。此去被清問,豈惟蒙賞音。要通天下志,觀象得惟深。
齊楚諸生儼鞸紳,人人愿得出君門。銜枚勇銳驚初合,棄甲須臾訝許奔。細讀未辭燈損目,久留終厭棘為藩。定應親刈翹中楚,把卷喧呼半夜言。
衡鑒高懸已自公,修嚴官禁不通風。樊墻便有河山隔,夢寐猶疑笑語同。離索暫應疎酒盞,往來爭敢遞詩筒。燈花預報楊園約,端的釵頭綴玉蟲。
風俗嗟久衰,所見皆軟熟。今年客益州,得此一士足。古來豐鎬都,氣壓瀍澗卜。豈須和氏璧,自有藍田玉。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古詩三百首登樓抒情
我亦知吾生有涯,長將病骨抵風沙。天寒短日仍為客,酒暖長亭未是家。又若征夫催去去,更甘飛雨故斜斜。舊聞行路令人老,便恐霜毛一半加。
日邊傳詔天街暮,草草西城車馬聚。官曹一見故情親,宴語識君心志古。成安長孺澶淵守,昔君羈游所為主。我窮亦號成安客,文采初無君一縷。
蕭然如裴叔則,頰毛疏復長。邈然如王夷甫,高致宜廟廊。功名四皓云泉外,詩賦三閭草木香。君莫夸熙寧登科面玉雪,只今未老鬢發蒼。
老年從事忝南京,海內交游尚記名。怯見廣場心力破,厭看細字眼花生。新科未暇通三尺,舊曲惟知有六莖。空憶倚樓秋雨霽,與君看遍洛陽城。
振鷺紛紛未著行,初従江海覘清光。卷聲風雨中庭起,筆勢云煙累幅長。病眼尚能分白黑,眾毛空復數驪黃。禁中已許公孫第,得失何私物自忙。
衰病相侵眼漸昏,青燈細字苦勞神。遍看大軸知無力,聽誦奇篇賴有人。前日鼓旗聞苦戰,明朝雷雨出潛鱗。殿廬困極唯思睡,卻憶登科似後身。
雨后翛然遂欲秋,登臨正爾要詩流。君行端復何所往,但道東之一舸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