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疇渺渺平一望,側嶺橫峰環四向。那知中有此巉巖,倚天削鐵三千丈。坤靈涌出薦地寶,方嶠飛來憩靈仗。我來暑濕未解圍,薄日烘烘云盎盎。
分部設將漕,黊旒寄聰明。直須撼山岳,亡但采畸贏。而況江以東,襟淮翼吳荊。民力九十空,所恃人為城。
璧簡薦寶室,襟裾馥旃檀。眷言石交舊,可憚腳力酸。層巖一劍裂,陰壑千古寒。數椽棲泬寥,小樓面贊元。
一日不見如三秋,人如湘浦春風樓。危途崔嵬坂九折,萬事變滅水一漚。我公方寸湛古井,砥柱四海之頹流。藝蘭九畹媚幽處,公暇獨立誰為儔。
四期之不到,雪與日杲。停舟不棹,無嫌乎沖冒。出此詩畫,摹寫天巧。觀之壯,思之老,詩乎可考。
西湖之名,杭潁異轍。然皆足以寄七弦之清調,而共千里之明月。方指地而辨訛,客哄堂而纓絕。迄五日之考據,驗注編于一閱。
考叔分羹我獨無,不如鳴鶴自相孚。世途跋涉牛先喘,仕路馳驅馬已瘏。弗逮子輿三釜養,空余顏氏一簞癯。蓼莪詩廢遺軀在,愧死林中孝義烏。
通變莫如易,韋編存至今。如傳仲尼手,盡見伏羲心。此去被清問,豈惟蒙賞音。要通天下志,觀象得惟深。
頭上灑酒巾,吹風行欹斜。野徑政自穩,世途殊未涯。禮能致商皓,勢足屈孟嘉。君身獨自由,時到山人家。
河南遷漢歙東鄉,遷歙西鄉自有唐。溪老堂堂首科級,茅田亹亹冠文場。考亭郢鄂桑梓友,孝廟乾淳鴛鷺行。五世賢孫吾獲識,根源同是洛陽方。
崢嶸大千界,等是菩提鄉。昆蟲暨草木,各放無邊光。而況佛之覺,靈明亙十方。化身三昧火,骨節金彌剛。
推崇社首勸來人,歲結春緣轉寶輪。誅及米監知產罄,事干生死見誠真。歸持福壽憑懷券,時及暄和謂有神。安得勸農官考古,春秋禮射莫辭頻。
深院鎖涼秋,西風坐間好。幾凈窗明塵不飛,似躡紅云至三島。數枝淡淡桂新香,千帶垂垂柳初老。此邦天下秀,多士鄒魯無。
于皇圣考,克配上帝。永言孝思,昭證嘉幣。
穆如薰風,敷舒文藻。氣濕消除,豈予黍稻。神之聽之,鐘鼓咸考。于萬斯年,惟皇之報。
筆祀明堂,告成大報。颙颙祗祗,率見昭考。涓選休辰,齊明朝夕。于惟皇王,孝思罔極。
于昭皇考,大明社神。定章文思,宜民宜人。嚴父之道,陟配于天。躬行孝容,有孚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