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考功的詩詞(46首)

    21 《贈考功盧郎中》 唐·溫庭筠

    白首方辭滿,荊扉對渚田。
    雪中無陋巷,醉后似當年。
    一笈負山藥,兩瓶攜澗泉。
    夜來風浪起,何處認漁船。

    22 《寄考功王員外》 唐·司空圖

    喜聞三字耗,閑客是陪游。
    白鳥閑疏索,青山日滯留。
    琴如高韻稱,詩愧逸才酬。
    更勉匡君志,論思在獻謀。

    23 《題考功印紙》 宋·曾如驥

    謹將節義二字,結果印紙一宗。
    了卻神游何處,澄江明月清風。

    24 《再調考功作》 明·高叔嗣

    引疾三上書,微愿不克諧。
    徙官復在茲,心跡一何乖。
    軒裳日待旦,閶闔凌云排。
    入屬金馬籍,出與群龍偕。

    25 《寄高邑趙考功夢白先生》 明·王一鳴

    恒相無多路,郵筒苦不傳。
    韓陵高樹杪,碣石亂云邊。
    世事添酣睡,高才早棄捐。
    朔風吹水立,俯仰一潸然。

    26 《家叔致考功事山居寄呈》 明·吳維岳

    窈窕巖阿松桂繁,沙田數畝傍仙源。
    開尊白石依汀鷺,搗藥清齋引洞猿。
    花外小車鄰客至,架中紛帙野僮翻。
    南樓月上村墟靜,醉倚孤琴無一言。

    27 《邵考功遺鮆魚及鮆醬》 宋·梅堯臣

    已見楊花撲撲飛,鮆魚江上正鮮肥。
    早知甘美勝羊酪,錯把莼羹定是非。

    28 《挽盧氏子考功》 宋·劉克莊

    二難不在機云下,猶記聯翩入洛來。
    方喜朱弦將迭奏,忽驚白璧已雙埋。
    守曹參法曾傳髓,效玉川詩亦奪胎。
    愁絕象賢肇家傳,夜窗三復有馀哀。

    29 《送游考功將漕夔門七絕》 宋·洪咨夔

    溫公一傳諫議劉,菊坡一傳吏部游。
    長庚伴月天欲曉,西照太白南羅浮。

    30 《送游考功將漕夔門七絕》 宋·洪咨夔

    神鼎一鑄魑魅怖,法鼓四震波旬悲。
    祖宗涵養天下氣,留得此脈扶顛危。

    31 《送游考功將漕夔門七絕》 宋·洪咨夔

    欲鳴不鳴銜口馬,欲去不去羸角羝。
    排天絕叫河漢裂,只舸飛上岷江西。

    32 《送游考功將漕夔門七絕》 宋·洪咨夔

    古來刀鋸鼎鑊具,用待誹謗妖言人。
    {左扌右長}觸不怒予節去,惟天為大知堯仁。

    33 《送游考功將漕夔門七絕》 宋·洪咨夔

    金湯棄去七百里,珠玉走盡六十州。
    誰生厲階不可問,桔柏江上風颼飗。

    34 《送游考功將漕夔門七絕》 宋·洪咨夔

    燒畬瀼外竹枝瘦,踏磧灘上桃花肥。
    繡衣故鄉豈不好,為天下計毋庸歸。

    35 《送游考功將漕夔門七絕》 宋·洪咨夔

    四肢誰謂可無骨,五肚自信難留寒。
    跂予望不之不得語,但愿萬里書平安。

    36 《聞文潛舍人出試院約毅父考功尋春》 宋·晁補之

    上界官府多文書,我臞猶比山澤儒。
    閑忙態異亡羊等,一月不見霜侵須。
    雖無京兆白花瀝,還有太官青玉壺。
    武安曾孫我外弟,聞君得人助君喜。

    37 《送周正孺自考功郎中歸守梓潼兼簡呂元鈞三絕》 宋·蘇轍

    白發熙寧老諍臣,凜然心膽大于身。
    吾儕坐看馮唐去,誰起云中廢棄人。
    十年符竹守吾州,故吏相逢嘲土牛。
    毋謂徐公不堪用,諸人自與世沉浮。
    東道如聞近稍安,乘驄按部凜生寒。
    忽逢太守能相下,俱是従來言事官。

    38 《送周正孺自考功郎中歸守梓潼兼簡呂元鈞三絕》 宋·蘇轍

    十年符竹守吾州,故吏相逢嘲土牛。
    毋謂徐公不堪用,諸人自與世沉浮。

    39 《送周正孺自考功郎中歸守梓潼兼簡呂元鈞三絕》 宋·蘇轍

    東道如聞近稍安,乘驄按部凜生寒。
    忽逢太守能相下,俱是從來言事官。

    40 《送趙安卿召除考功》 宋·曹彥約

    秉節歸來乍賜環,握蘭高處自催班。
    身趨地禁嚴凝上,名在湘清欸乃間。
    萬灶艱難寬國步,一是咫尺近天顏。
    席前若問長沙事,只有空仁滲百蠻。

    * 關于考功的詩詞 描寫考功的詩詞 帶有考功的詩詞 包含考功的古詩詞(4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