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老駕的詩詞(783首)

    221 《酹江月(壽韓元吉)》 宋·黃宰

    三光五岳,孕乾坤英彩,非金非玉。
    赫赫巖巖真相種,來駕橫空仙鵠。
    十萬兒童,和豐堂下,齊指梅山祝。
    黑頭難老,歲寒蒼檜修竹。

    222 《滿江紅(晦庵席上作)》 宋·徐安國

    爭獻交酬,消受取、真山真水。
    供不盡、杯螺浮碧,髻鬟擁翠。
    莫便等閑嗟去國,固因特地經仙里。
    奉周旋、惟有老先生,門堪倚。

    豪放景點寫景懷念

    223 《括賀新涼》 宋·林正大

    蘭亭當日事。
    有崇山、茂林修竹,群賢畢至。
    湍急清流相映帶,旁引流觴曲水。
    但暢敘、幽情而已。

    224 《沁園春》 宋·王邁

    老先生獨以身免。
    賢者之不出如此。
    楊龜山層出,不合又去,未幾又出。
    靖康之變,以諫識大夫從駕入金營。

    225 《賀新郎》 宋·祝穆

    此木生林野。
    自唐家、絲綸置閣,托根其下。
    長伴詞臣揮帝制,因號紫微堪詫。
    常縹緲、紫微仙駕。

    226 《端鶴仙(海棠)》 宋·劉瀾

    向陽看未足。
    更露立闌干,日高人獨。
    江空佩鳴玉。
    問煙鬟霞臉,為誰膏沐。

    227 《霜天曉角(壽文文溪,時守清江)》 宋·鄧剡

    蠻煙塞雪。
    天老梅花骨。
    還著錦衣游戲,清江上、管風月。
    木蘭歸海北。
    竹梧侵戶碧。
    三十六峰蒼玉,駕白鹿、友仙客。

    228 《摸魚兒(楊教之齊安任)》 宋·鄧剡

    笑平生、布帆無恙,堂堂穩送君去。
    江聲悲壯崖殷血,曾是英雄行處。
    今亦古。
    甚一點東風,天不周郎懷。

    229 《百字令(韓知事美任)》 宋·邵桂子

    三年幕畫,是小試相業,桐陰個譜。
    協贊擁容心似佛,春在螺山螺浦。
    白玉無瑕,黃扉倚重,一府中流柱。
    蕭然錦滿,扁舟明日歸去。

    230 《水調歌頭·日轂金鉦赤》 宋·程必

    日轂金鉦赤,雪竇水晶寒。
    支機石下翻浪,噴薄出層關。
    半夜雌龍驚走,明日靈蛇張甲,蜚上石盤桓。
    多謝山君護,未放醉翁閑。

    231 《石將軍戰場歌》 明·李夢陽

    清風店南逢父老,告我己巳年間事;
    店北猶存古戰場,遺鏃尚帶勤王字。
    憶昔蒙塵實慘怛,反覆勢如風雨至;
    紫荊關頭晝吹角,殺氣軍聲滿幽朔。

    登高寫景長江詠史懷古

    232 《哨遍·高祖還鄉》 元·睢景臣

    社長排門告示,但有的差使無推故,這差使不尋俗。
    一壁廂納草也根,一邊又要差夫,索應付。
    又是言車駕,都說是鑾輿,今日還鄉故。
    王鄉老執定瓦臺盤,趙忙郎抱著酒胡蘆。

    諷刺

    233 《州橋》 宋·范成大

    南望朱雀門,北望宣德樓,皆舊御路也。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
    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古詩三百首愛國

    234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235 《李賀小傳》 唐·李商隱

    京兆杜牧為李長吉集序,狀長吉之奇甚盡,世傳之。
    長吉姊嫁王氏者,語長吉之事尤備。
    長吉細瘦,通眉,長指爪,能苦吟疾書。
    最先為昌黎韓愈所知。

    高中文言文傳記

    236 《歸去來兮辭·并序》 魏晉·陶淵明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
    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
    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
    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抒情向往歸隱田園

    237 《鵲橋仙·云林矚題閏七夕聯吟圖》 清·顧太清

    新秋逢閏,鵲橋重駕,兩度人間乞巧。
    欄干斜轉玉繩低,問乞得、天機多少?
    閨中女伴、天邊佳會,多事紛紛祈禱。
    神仙之說本虛無,便是有、也應年老。

    七夕節題畫愛情哲理

    238 《送石處士序》 唐·韓愈

    河陽軍節度、御史大夫烏公,為節度之三月,求士于從事之賢者。
    有薦石先生者。
    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間,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飯一盂,蔬一盤。
    人與之錢,則辭;請與出游,未嘗以事免;勸之仕,不應。

    古文觀止規勸序文

    239 《馮諼客孟嘗君》 先秦·佚名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愿寄食門下。
    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
    ”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

    古文觀止歷史故事寫人

    240 《高帝求賢詔》 兩漢·班固

    蓋聞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齊桓,皆待賢人而成名。
    今天下賢者智能,豈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進?今吾以天之靈,賢士大夫,定有天下,以為一家。
    欲其長久,世世奉宗廟亡絕也。
    賢人已與我共平之矣,而不與吾共安利之,可乎?賢士大夫有肯從我游者,吾能尊顯之。

    古文觀止求賢

    * 關于老駕的詩詞 描寫老駕的詩詞 帶有老駕的詩詞 包含老駕的古詩詞(78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