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向東山捲藏經,鬼神推出舉軍驚。從來要去廬山住,好就山中過此生。
啐啄同時不偶然,史君提起正當年。向來鬧市難行道,今日人天聽說禪。
千古名山大道場,止因賦重遂荒涼。后之君子誰能弛,試向山前問老蒼。
歸宗法窟寖湮微,拭眼余風靡孑遺。法鼓一聲精彩變,要如光弼用軍時。
廬山面目非難識,橫嶺側峰皆是真。若待出來方識破,不知何用個中人。
歸墨氣何銳,為儒意何闌。勸沮皆不可,更惟心所安。何必收澄觀,強欲加巾冠。余看飲光衣,以次傳阿難。
田夫笑把褐衣牽,爭問壺中別有天。齒發雖衰渾未覺,精神愈勝果何緣。公言已老偶能爾,我本無心只自然。再禱百分才及一,定應椿壽八千年。
一介扣門,尺書在手。不是長須饋鯉,乃知中夜忘牛。拽把牽犁,能耕百畝。披毛戴角,方得五春。
鑒堂來住鑒堂中,兩鑒相磨只一同。要是非臺亦非鑒,但見寂照含虛空。
即心是佛本無難,挫卻絲毫隔萬山。知有毗盧五千卷,誰能分雨費躋攀。
閉門深坐日知味,無限好山都懶游。城里山中俱是隱,江湖不若兩忘休。
庭空吏散無公事,一枕清風供午睡。列仙之陬渺何許,化蝶翩翩可坐致。夢中意行不識路,神前那有車乘墜。立壁延緣蘿蔓綠,滑徑行視莓苔翠。
偶從野叟問耕桑,說到春來日日忙。老盡吾蠶桑自綠,化殘胡蝶麥猶黃。迎梅已過三旬雨,秧稻初齊五月涼。天上何人調玉燭,但知擊壤樂時康。
梅山不見梅夫子,宗派仍亡宗上人。梅句不刊宗有集,山應生喜亦生嗔。
八年再到仍沖暑,長愧堂中結夏僧。我欲松間借余地,聽風聽雨發鬅鬙。
少小已誦山谷文,老大始游山谷寺。按詩尋境盡可得,落筆不容追一字。舊聞是老詩有宗,韓門更許愚丘雄。風流前輩日已遠,此道此山俱屬公。
殺活禪機本自由,順行逆用總先籌。伽梨親抱貍奴送,管是南泉是趙州。
恭惟廟廊具,歲晚話落湖。豈不三緘舌,深慚七盡軀。若為周士貴,翻作楚囚拘。詩款催供上,皇總莫可呼。
三生云水僧,失腳困下吏。每逢道人語,莫逆猶夙嗜。況茲當龍象,共飲良有味。寶坊寄囂氛,一室淡如水。
夫攜羅漢洞前去,誰信上強天地寬。澗水翻成千偈快,嶺云肯放一塵干。倚巖庵好無僧住,積石潭深照影寒。歸對雙峰看月吐,薇花浴露色如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