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老客子的詩詞(1527首)

    781 《木蘭花慢(送鄭伯昌)》 宋·劉克莊

    古人吾不見,君莫是、鄭當時。
    更筑就山房,躬耕谷口,名動京師。
    諸公任他袞袞,與杜陵野老共襟期。
    有客至門先喜,得錢沽酒何疑。

    題畫寫景山水

    782 《滿江紅》 宋·劉克莊

    疇昔臚傳,仗下奏、祥云五色。
    何況是、西山弟子,鶴山賓客。
    上帝照臨忠義膽,老師付授文章脈。
    問此君、仿佛似何人,徂徠石。

    詠物寫雪羈旅抒懷

    783 《般涉調·哨遍·半世逢場作戲》 元·馬致遠

    半世逢場作戲,險些兒誤了終焉計。
    白發勸東籬,西村最好幽棲,老正宜。
    茅廬竹徑,藥井蔬畦,自減風云氣。
    嚼蠟光陰無味,旁觀世態,靜掩柴扉。

    初中古詩高中古詩懷古同情憂民

    784 《酆都觀》 宋·晁公武

    勝絕平都觀,盤紆石磴長。
    崇崗虎蹲踞,古柏雁分張。
    殿閣剛風外,軒墀灝氣旁。
    煙華迎碧瓦,云葉覆雕墻。

    785 《續湖陰曲》 宋·徐寶之

    巴滇之馬如游龍,寶鞭裊裊回如風。
    將軍夢斷忽心戰,五騎飛出尋無蹤。
    道旁客姥頭欲白,驚見歸韉如電擊。
    當時天子重丁寧,典午安危爭一刻。

    786 《呈周清溪》 宋·褚伯秀

    清溪千仞余,中有一道士。
    彼亦何人斯,景純慕若此。
    吾鄉汝南英,大滌隱君子。
    好客仍收書,東老未足擬。

    787 《游南山》 宋·汪任

    湞陽富佳致,無以過南山。
    山高雄地理,萬丈親云端。
    攀援臨絕頂,氣象非塵寰。
    神存古廟貌,臺敞舊軒欄。

    788 《中秋聯句》 宋·吳浚

    棘闈受得樹涼多,耿耿孤燈奈夜何。
    后夜中秋可無月,雨工先為洗銀何。
    中秋此去日無多,笑問青天雨若何。
    舊日仙槎應好在,西風吹送上天河。

    789 《過廣陵驛》 宋·詹體仁

    秋風江上芙蓉老,階下數株黃菊鮮。
    落葉正飛揚子渡,行人又上廣陵船。
    寒砧萬戶月如水,老雁一聲霜滿天。
    自笑棲遲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燈前。

    790 《題黃山谷書黃龍禪師開堂疏》 明·黎民表

    鐘陵行草稱第一,早歲已入蘭亭室。
    轉運應知腕有神,掣顫尤工老來筆。
    學詩唯許杜少陵,翰墨黃州乃其匹。
    宋人豈解識真龍,天廄驊騮縱奔逸。

    791 《次韻王止仲見寄并柬郡諸友》 明·徐賁

    少年不用悲秋蓬,致身豈但儒冠中。
    壯心非干要夸世,平生直欲圖成功。
    枉將空言恣幽討,徒采眾說相芟礱。
    全功獨取遼城箭,大言誰信扶桑弓。

    792 《重修香山寺畢題二十二韻以紀之》 唐·白居易

    闕塞龍門口,祗園鷲嶺頭。
    曾隨減劫壞,今遇勝緣修。
    再瑩新金剎,重裝舊石樓。
    病僧皆引起,忙客亦淹留。

    793 《次韻李修孺留別二首》 宋·蘇軾

    十年流落敢言歸,魚鳥江湖只自知。
    豈意青天掃云霧,盡呼黃發寄安危。
    風流吾子真前輩,人物他年記一時。
    我欲折繻留此老,緇衣誰作好賢詩。

    794 《五郡》 宋·蘇軾

    古觀正依林麓斷,居民來說水泉甘。
    亂溪赴渭爭趨北,飛鳥迎山不復南。
    羽客衣冠朝上象,野人香火祝春蠶。
    汝師豈解言符命,山鬼何知托老聃。
    (觀有明皇碑,言夢老子告以享國長久之意。

    795 《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地屬金山故作此》 宋·蘇軾

    魏王大瓠無人識,種成何翅實五石。
    不辭破作兩大樽,只憂水淺江湖窄。
    我材aa18落本無用,虛名驚世終何益。
    東方先生好自譽,伯夷子路并為一。

    796 《泗州南山監倉蕭淵東軒二首》 宋·蘇軾

    偶隨樵父采都梁,(南山名都梁山,山出都梁香故也。
    )竹屋松扉試乞漿。
    但見東軒堪隱幾,不知公子是監倉。
    溪中亂石墻垣古,山下寒蔬匕箸香。

    797 《次韻高要令劉湜峽山寺見寄》 宋·蘇軾

    新聞妙無多,舊學閑可束。
    猶當隱季主,未遽逃梅福。
    空腸吐馀思,靜似蠶綴簇。
    寸田結初果,秀若銅生綠。

    798 《中隱堂詩(SS〗并敘)》 宋·蘇軾

    岐山宰王君紳,其祖故蜀人也,避亂來長安,而遂家焉。
    其居第園有名長安城中,號中隱堂者是也。
    予之長安,王君以書戒其子弟邀予游,且乞詩甚勤,因為作此五篇。
    去蜀初逃難,游秦遂不歸。

    799 《次韻章傳道喜雨(禱常山而得·)》 宋·蘇軾

    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飲咸苦。
    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于土。
    預憂一旦開兩翅,口吻如風那肯吐。
    前時渡江入吳越,布陣橫空如項羽。

    800 《讀書》 宋·陸游

    平生愛客如愛書,力雖不逮意有余。
    門前車馬久掃跡,老病又與黃卷疏。
    人情冷暖可無問,手不觸書吾自恨。
    今年入秋風雨頻,燈火得涼初可近。
    年過七十眼尚明,天公成就老書生。
    舊業雖衰猶不墜,夜窗父子讀書聲。

    * 關于老客子的詩詞 描寫老客子的詩詞 帶有老客子的詩詞 包含老客子的古詩詞(1527首)
    chengrenyouxi